[AKG K812多面向試聽簡評]寫給入坑新手

所有形式耳機與耳機驅動器相關討論,耳機系統專區.

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AKG K812多面向試聽簡評]寫給入坑新手

文章azureimf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1:10 am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 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其實我想寫這樣的文章很久了
近年來耳機界蓬勃發展
問問題的人很多, 細心解答問題的熱心燒友也很多
但太多資訊都十分片段, 即使願意爬文也要耗費一番功夫
這篇文章會彙整 我自以為 的所有觀念

如果你不認同我的想法, 可以理性的在此串中討論
如果我發現我確實有說錯或是觀念謬誤的地方, 我會第一時間修正且承認錯誤

這篇文章我決定獨立出來, 一方面是我覺得問相關問題的網友很多
放在我的象牙塔裡面一下就被淹掉了
二來我會集中在這裡回答新手的問題, 象牙塔就留給我其他的試聽文 / 開箱文 / 分享文

以上是前言, 大概也是為什麼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以下會進入核心的部分, 很多理論的部分我不會想花太多文字去解釋
你可以選擇信我,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信我,
這篇文章的所有內容請大家放在心裡當作一個參考即可

最後強調一點, 我所推薦的耳機及器材多半基於我的主觀, 我的喜好未必等於你的喜好
你可以參考我的推薦, 但更重要的是實際去試聽這些器材與耳機. 建立自己的喜好與走向
---
常見 Q&A:

Q: 請大大推薦 3K 以下重低音耳道!
A:Pioneer SE-CH9T
A:SONY MDR-EX650
A:Audio-technica ATH-LS70

Q: 請大大推薦 3K 以下女毒耳道!
A:Audio-technica ATH-E40
若以EQ壓低低頻,則以下這隻也可以當作女毒耳道推薦
A:SONY MDR-EX650
A:Creative Aurvana In Ear2

Q: 請大大推薦 6K 以下女毒耳道!
A:Audio-technica ATH-LS200
A:Audio-technica ATH-IM02

Q: 請大大推薦12K以下耳道!
A:Audio-technica ATH-CKR100
A:SONY XBA-N3
A:Audio-technica ATH-IM03

Q: 請大大推薦 3K 以下高音纖細解析好的耳道!
A:Pioneer SE-CH9T
A:SONY MDR-EX650

Q: 請大大推薦 2K 以下耳罩式耳機!
A: 密閉式 JVC HA-RZ910/HA-RX700

Q: 請大大推薦"女毒"耳機!
A: 請注意 女毒 兩字
開放式耳機的女毒評價:(註:只針對女聲表現而忽略整體音響性)
STAX SR-009
New : Hifiman HE-1000/V2
STAX SR-L700
New : Sonoma Model 01
STAX SR-507
New : Hifiman Edition-X/V2
STAX SR-407.4170
Audio-technica ATH-AD1000PRM
New : Audeze LCD-X/3/2
Ultrasone ED12
Audio-technica ATH-AD2000X
New : ONKYO A800
New : Sennheiser HD800s
Audio-technica ATH-AD2000
New : Hifiman HE-560
Audio-technica ATH-AD1000(或更換 HP-AD2000X 耳套)

New : Audeze LCD-4
Philips X1
Audio-technica ATH-AD700
SONY MDR-MA900

密閉式耳機的女毒評價: (註:只針對女聲表現而忽略整體音響性)
Audio-technica ATH-W2002
Audio-technica ATH-L3000
Audio-technica ATH-W1000Z(搭配AT-HA22TUBE)
Audio-technica ATH-W5000(前提使用 HA5000/HA2002 系列耳擴)
Audio-technica ATH-W3000ANV(前提使用 HA22TUBE/HA2002 系列耳擴與老CD座機/隨身聽)
New : SONY MDR-Z1R
New : FOSTEX TH-900MK2 + HP-A8MK2
Audio-technica ATH-W1000(更換 HP-W2002 耳套)
Ultrasone ED10/8/5
Audio-technica ATH-A900XLTD
New : Audio-technica ATH-A2000Z
New : FOSTEX TH610
SONY MDR-Z7
SHRUE SRH-1540
New : FOSTEX TH500RP
New : FOSTEX TH-X00
New : Audio-technica ATH-A1000Z
Audio-technica ATH-ESW9LTD
Audio-technica ATH-DN1000USB
Audio-technica ATH-A900LTD
New : SONY MDR-1A/1ABT/1ADAC
JVC HP-DX700
Audio-technica ATH-A9
Kenwood KH-K1000
Audio-technica ATH-A900Ti(前提使用 HA22TUBE/HA2002 系列耳擴與老CD座機/隨身聽)
Audio-technica ATH-A900(更換 HP-A1000 耳套)
JVC HA-RX910
SHRUE SRH-840

耳道式耳機的女毒評價:(註:只針對女聲表現而忽略整體音響性)
Fitear fitear
Fitear ToGo 334/Aya
Audio-technica ATH-CKR9LTD
Audio-technica ATH-CKR100
SHRUE SE846
Audio-technica ATH-E40
Audio-technica ATH-CK100PRO
Audio-technica ATH-IM02
Audio-technica ATH-LS200
NEW!Final Audio E2000
NEW!Final Audio E2000
Creative Aurvana In-Ear2
Westone W30
Fitear parterre
Westone W40
Audio-technica ATH-IM03
SONY MDR-EX1000
Audio-technica ATH-CKR10(除了共鳴缺陷外)
SONY MDR-EX650
SONY XBA-N3
SHRUE SE535LTD
Audio-technica ATH-CK100
SONY MDR-XB90EX
SONY MDR-EX600
SHRUE SE215

目前我聽過的耳道中排名如下 (無關女毒與否, 個人主觀喜好度排名僅供參考)
同樣層級的排名中, 從左至右代表我一點點私心的主觀
2006.4.17更新
Class S+ : Just Ear NK1, Fitear Aya, Fitear ToGo 334
Class S : Vision Ears VE5, 1964 v6, SHURE SE846, Fitear fitear, Fitear MH334
Class A+ : SONY MDR-EX1000, ATH-E40, ATH-IM04, ATH-IM03, ATH-CKR9LTD, SONY XBA-A3, ATH-CK100PRO, Westone W4R/W30, AKG K3003, Rhines Stage 4, ATH-CKR10
Class A : Auglamour R8 , ATH-IM02, JVC HA-FXT200, SONY MDR-EX800ST/EX700SL/EX750/EX650/XB90EX/EX600 and XBA-Z5/XBA-40, ELECOM HH1000, Creative Aurvana In Ear2, JVC HA-FX1100, SHURE SE535LTD, Westone W40, Fitear MH335, Sennheiser IE80/IE800
Class A- : JVC HA-FXD70/FXZ200/FX850, SONY H3/H2, ATH-CK100/CK90PROMK2/CKR9, Klipsch X10/X11i, DUNU DN-1000/2000, Westone W40, rhines Stage 5, Panasonic HDE10
Class B+ : ATH-IM70, DENON C710, MDR-EX510SL/XBA-30/XBA-3 , JVC FXC-71/FX-750, ATH-CKS1000,Shure SE112 ,TF10, UE900, Westone W50/LM30
Class B : ATH-IM50, MDR-EX450/EX310/EX90SL/XBA-20/XBA-2/XBA-4/XBA-H1, JVC HA-FXD80Z/FRD60/FXC51/FXZ100/FX-800/FX-700/FX-650 , Pioneer DJE-2000, Sennheiser IE8, AKG K371, ATH-CKW1000ANV/CKM1000/CK90PRO/CK70PRO/CKX7/CKX5, SHURE SE215,Major9'13 , Many Others
Class C+ : MDR-EX500/XBA-10/XBA-1/XB40, TDK IE800, ATH-CKM99/CKM77/EC700/EC707, DENON C560,

優先再試聽名單: Fitear To Go F111 Fujiya AVIC (暫時已從排名中移除)

以下耳罩排名為整合音響性與音樂性指標,無關女毒與否(僅列入ATH, STAX, SONY, DENON, FOSTEX, HIFIMAN)
同等級中的微妙差距,則從左至右為順序
Level S+ :
STAX SR-009 / LS-700
Hifiman Shangli-la
Level S :
STAX SR-507, SR-407, SR-LS500
Sonoma Model 01
HIFIMAN HE-1000/V2
SONY MDR-Z1R
----修改中未完工---
HE-560, ATH-W5000/L3000/W3000ANV/W2002/AD2000X/AD1000PRM/W1000Z, DENON D7000, FOSTEX TH-900, MDR-SA5000/SA3000
Level S- : AD2000/W1000/A900XLTD, STAX SR-307, SONY MDR-CD3000, HIFIMAN HE-400i
Level A+ : ATH-AD1000/A900TI/ESW9LTD, STAX SR-207
Level A : ATH-A2000X, A1000/A900LTD/AD700/AD10, Kenwood KH-K1000, MDR-1A DAC, JVC DX-1000/DX-700, SONY MDR-1A/1R/1R MK2/MA900
Level A- : ATH-A1000X/AD900/A900(未改)/W11JPN/W100/AD9/A9X/ES10/ES700, JVC HA-RX700
Level B+ : MSR7LTD/M50/ESW9
----修改中未完工---

Q: 請推薦女毒耳罩新手裝!
A:
開放式套裝: AD2000X + FOSTEX HP-A8
密閉式套裝: A900XLTD + FOSTEX HP-A4 + AT-HA22TUBE (or HP-A8一台解決, or HP-A8 + AT-HA22TUBE)
新手淺嘗: ATH-AD700/ATH-A900(換 HP-A1000 耳套)/SRH840 + 現有播放器 (都沒 X 請不要再問)

Q: 請推薦隨身播放器!
A:
是否擁有 Android 4.2 以上版本智慧型手機?
是 → 推薦隨身 USB 一體機, 進可攻退可守
否 → 推薦獨立播放器

獨立播放器推薦:
Fiio X3(音質良好, 功能豐富(數位同軸輸出/USBDAC功能), UI爛爆, 較不適合推動耳道)
TEAC HA-P90USB / ONKYO DAC-HA300(可當播放器使用的隨身擴)
SONY Walkman ZX1(中古價在45000日圓左右可考慮)
SONY Walkman A10(NW-A16/A17) (推力僅適合推動耳道, 大型耳罩不建議)
SONY Walkman NW-Z1000系列 (64GB/S-Master MX 聲音不錯, 但在2015年音響性成劣勢故降位)
SONY Walkman NW-E505 / Fiio X5

隨身MD/CD機種:
新手不推薦, 有覺悟者推薦如下
Kenwood DPC-961/761/971/781
SONY MZ-NH1/NH3D, MZ-EH50
Panasonic SL-S505 / SL-S303 / SL-S500 / SL-S501C / SL-S300 / SL-S100 (其他任何方型機種皆可)
SONY D-E303/350/515/500/700/800/707/808 (其他任何方型機種皆可)
SONY D-EJ2000/D-NE10
CD隨身聽音質概論 : 方形 > 半圓形 > 圓形

隨身 USB 一體機推薦:
50000日幣或以上 : TEAC HA-P90USB / ONKYO DAC-HA300(可當播放器使用的隨身擴)
20000日幣以上: Audio-technica AT-PHA100 / SONY PHA-1 / FOSTEX HP-P1(不小心刪掉了加回來) /DENON DA-10 / TEAC HA-P50 / ONKYO DAC-HA200
20000日幣以下: Fiio X3(兼有一體機功能) / Fiio E17/ Fiio E12(純擴)
10000日幣以下: 無推薦(此價位以下不如直接購買中階播放器)

老座機推薦
SONY : CDP-228ESD/338ESD/X7ESD, CDP-337ESD/557ESD, MDS-JA33ES/JA22ES, TA-E1000ESD
Kenwood : Kenwood DMF-7020/DM-9090
挑選原則 : 1998年以前, 重量越重價錢越貴的就是了

Q: 請推薦家用耳擴 /DAC/ 一體機!
A:

擁有大量鐵三角 AD 耳機, 預算有限 → Audio-technica AT-HA26D
擁有大量鐵三角 AD系列/A系列 耳機, 預算尚可 → FOSTEX HP-A4 / TEAC UD-301
擁有大量鐵三角 AD系列/A系列 預算較為充裕 → Pioneer U-05 / TEAC UD-501/ FOSTEX HP-A8

擁有大量鐵三角 W 系列木頭耳機, 預算尚可 → AT-HA22TUBE(與AT-HA5000角色並不衝突,可日後共存)
擁有大量鐵三角 W 系列木頭耳機, 預算較為充裕 → Audio-technica AT-HA5000
擁有大量鐵三角 W 系列木頭耳機, 想要增強女毒 → AT-HA22TUBE / 老座機
※ W3000ANV/W1000/A900XLTD/A900TI擁有者推薦老座機
無色無染大推力耳擴推薦(適合SONY/DENON/FOSTEX家旗艦) → TEAC HA-501

請推薦高性能 DAC → Pioneer U-05 / TEAC UD-501/301, FOSTEX HP-A8/HP-A4
----------
新手指引:

建構自己的第一套系統, 先從耳機開始

在耳機系統中, 耳機永遠比耳擴和訊源重要
先別想太多, 找一家熱心的耳機店試聽出你喜歡的耳機
當然很多耳機並不是隨身撥放器或是手機可以推的動的
建議新手可以燒一片 CD, 裡面放滿自己最常聽最喜歡的音樂
到了店家除了用自己的播放器試聽外, 也可以使用 CD 於店家系統播放試聽

先找出你想要的聲音, 再來建構後續的系統

第一台一體機或是耳擴

如果你只有電腦和手機, 第一次踏入家用系統的時候我建議購買 DAC+ 耳擴 的一體機
不要單買耳擴, 因為此時你並沒有一個良好的訊號輸出源 (雖然最近 Notebook 的輸出已有大幅改善)

耳擴本身是有調音的, 所以和你手上的耳機有是否相配的問題, 請一定先試聽再決定購買
一體機從低價到高價有各種規格以及介面
個人推薦新手購入一體機時注意一下規格
1. 支援 ASIO 等非同步處理技術
2. 使用獨立變壓器供電, 不使用 USB 電源
3. 支援到 192KHz/24Bit
4. 同時支援 USB/ 光纖 / 同軸等輸入輸出介面
5. 具有 LINE IN(單獨使用耳擴功能) 以及 LINE OUT(單獨使用 DAC 輸出功能)

同時支援 1 到 5 的機器恐怕最少從萬元起跳, 但這部分我建議咬牙直上後續比較不會後悔

一定價位以上, 大型耳罩的音質勝過耳道

個人建議不要在隨身系統上花太太太多的錢把隨身系統綁的像 C4 炸彈一樣
旗艦耳道的聲音仍然難與旗艦耳罩為為敵, 尤其在音場和聲音詮釋的成熟度上
在簡單的入門系統下, 一個高 CP 值得好耳道可以給入門的使用者更大的感受
但若預算拉在 2 萬台幣以上, 則個人建議可以開始建構自己的家用系統, 或著至少先從選購大型耳罩開始

確定自己的目標, 耳機才是 CP 值最高的

耳機系統中, 沒有一樣設備的 CP 值會比耳機本身更高
剛入門一開始的確需要一個良好的訊源, 這個訊源可以是隨身聽, 也可以是小型的一體機
一開始我建議新手可以去多方試聽想要的耳機, 試到最想要的為止不要妥協
如果你從鐵三角 TAD300 開始聽, 聽到最好的聲音是 AD2000X, 那就不要妥協去買 AD1000X 甚至是 AD900X
如果手上錢不夠就存錢等待時機, 一出手就把你當時聽到最好聽最想要的買回來
不用去在意你手上的設備能不能把旗艦推好, 那些都是之後的事情, 旗艦的聲音就算是沒推好通常也都能夠輕鬆 KO 其他低價耳機
至少在耳機上, 如果你的預算可以買到旗艦, 而且你也確實最喜歡旗艦的聲音, 那就不用想東想西直接上了

買了一隻耳機後過一段時間後, 您可以試試看不同調性的耳機
例如你第一支買了開放式, 第二支可以去聽聽看密閉式裡有沒有你喜歡的聲音
每一隻耳機都有其獨特的特性, 當然也有三頻均衡的萬能款, 但有些偏人聲 (女毒), 有些音場大樂器正確但是人聲卻後退 (適合大編制交響樂)
這些都是每個耳機間難以取代的, 你可以把這些耳機看做是你曾經喜歡過的女生們, 她們確實每個個性都不同, 但你也確實都喜歡過她們不是嗎?(笑)

如果要說選購順序, 我會建議如下
1. 選購第一隻耳機
2. 選購第一個隨身 / 家用一體機 (或是隨身 USB 耳擴進可攻退可守)
3. 選購第二隻耳機
4. 開始思考自己想要的調性, 也可以開始花一點小錢整理電源
5. 選購第三隻耳機, 並且購入高階一體機或是獨立 DAC + 獨立耳擴, 建立自己的完整系統
6. 花更多心力在電源供應上, 準備退燒

當一開始系統都還沒有完備錢, 建議不要花任何多餘的金錢在數位線材和電源線上
RCA 則選擇一定等級就好, 如果要我推薦我會推薦 Audio-technica 的 AT564A 當作入門 RCA 線
如果你會自己銲接和到光華去找零件的話,Audio-technica AT-EA1000 也可以買裸線回家自行製作

燒到中途, 或許有人會跟你推薦 CD Player 或是唱盤, 我覺得不用花時間在上面
配置正確, 設備等級良好下的電腦 +USB DAC 播放, 我覺得解像力和音色的正確度絕對不會輸給 CD Player
但中階以上CD Player座機往往具有該品牌的特殊調音, 這些調音與某些耳機會特別相配, 這也是老座機和CDP無可取代的魅力之一

在我的觀念裡, 耳機和耳擴是有音染的, 所以你必須花時間去嘗試耳機和耳擴的搭配性
但是 DAC 應該要無色無染, 力求輸出的正確性即可

鐵三角低階耳機 CP 值並不高, 不用執著鐵三角

或許因為我之前辦過鐵趴, 以及手上所有耳機清一色都是鐵三角的緣故大家會以為我只推鐵三角
但我其實是認為因為鐵三角產品線太大太廣, 為了定位明確所以低階鐵三角我覺得音質在其價位帶都不盡理想
以往我會至少從 ATH-A900 開始推, A900 停產後現在我只會覺得 ATH-M50 算是 CP 值中等的監聽耳罩
而在同樣價位下, 我會認為 SHURE SRH840 各方面都贏過 ATH-M50, 而且還富含這個價位帶鐵三角所欠缺的女毒
低價格入門, 我會建議 JVC 的 HA-RX700, 這副耳機在日本售價不過 3500 日圓, 換算台幣不過 1000 出頭而已

如今鐵三角有女毒的密閉式耳罩幾乎可以說是沒有 (直接跳到 W5000), 有女毒的開放式耳罩也是直接變成旗艦 AD2000X
在以下價位找女毒, 不是找中古的上一代 A900/A900LTD/A900TI/W1000/AD1000/AD1000PRM/AD2000, 不然就要找 STAX 或是歐美女毒的 SHURE 了
我是真的希望鐵三角能夠堅持長年以來的調音就是了

試聽耳機的注意點, 耳機的音響性及耳機的規格

選購自己喜歡的耳機, 當然第一要件就是你喜歡這個耳機的聲音, 這部分是非常主觀的別人無從置啄
但耳機發展到現在, 各廠無不在各種技術環節下注入心力, 我想耳機上還是有可靠的音響性能指標可以受到公正的評價
以下我試著提出一些試聽耳機時可以注意的點, 這些點或許未必和你的喜好相符合, 但或許可以經由這些條件來篩選你所想要的耳機

1. 頻率響應範圍 (例如 8Hz~40KHz 等)
這部分其實是耳機中最僅供參考的部分, 因為人耳最高只能聽到 20KHz, 大部分成年人最高聽力約都在 17KHz 附近
但是這個數值也不是寫好玩的, 廠商通常會標示 (~XX Khz,-3dB) 也就是在均一輸出功率下, 測試發出聲音的極限直到輸出音壓掉到參考值的一半為止
超過這個數值的聲音仍然可以發出, 只是音量很小不具意義

絕大多數家用以及隨身系統都會在 20KHz 以上把所有訊號截掉 (截止頻率, cut off frequency),
所以事實上耳機能夠發出 20KHz 以上的聲音對於聆聽者和對於系統的意義都不大, 與其在意頻率範圍, 更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這隻耳機的平衡調性上

音壓感度以及耳機阻抗
這部分很重要, 如果你的訊源為隨身播放器且並無特別強調輸出功率, 那最好選擇音壓感度在 100dB/1mW 以上, 且阻抗在 40 歐姆以下的耳機
一般來說, 阻抗高於 40 歐姆的耳機 (ex 58 歐姆,100 歐姆,150 歐姆,300 歐姆) 在隨身播放器上難以獲得足夠的音量, 並不是因為隨身播放器的功率不夠而是輸出電壓不足
推動這種耳機就必須使用電壓增益足夠的隨身耳擴或是家用系統
而音壓 100dB/1mW 的意義, 則代表在 1mW 的功率下可以發出多少聲音, 低阻耳機 (阻抗<40 歐姆) 一般來說音壓感度在 98dB 以上仍可正常聆聽, 但低於這個數值也會不好驅動, 外出聆聽時恐無法獲得足夠的音量
另外音量每增加 3dB 需要多一倍的功率, 也就是 100dB/1mW 的耳機, 要發出 103dB 的聲音理論上需要 2mW 的功率,106dB 則需要 4mW 的功率

耳機的音場與人聲的關係
耳機因為其目的取向不同, 會有不同的音場表現大致分類如下
這邊借用一下 SONY 對於音場構成的解說圖
圖檔
此張圖, 從左至右分別是
1. 廣大且立體的音場 (通常易見於開放式耳機)
2. 無音場可言, 單體在耳邊發出強而有力的聲音 (如重低音 DJ 耳機)
3. 仿如站在舞台上的小型音場, 專業監聽耳機 (如 MDR-CD900ST/Z1000, ATH-M50)
4. 舞台下方前三排所形成的音場, 音場大小適中 (如 MDR-EX1000)

依我的感觸, 音場還有形狀的分別
例如左右開闊但是前後較窄的音場 (MDR-SA 系列), 前後開闊但是左右較窄的音場 (比較少見, 如 Ultrasone ED 系列)
以及立體, 前後左右都差不多寬的音場 (如 ATH-AD2000X/AD2000)

音場跟人聲表現是息息相關的, 大致上來說音場大的耳機人聲會較為後退, 樂器和配樂的聲音會較為突出與搶眼
小型音場的耳機比較會有人聲在耳邊唱歌的感覺, 如較早期的鐵三角 AD1000/AD1000PRM 就屬於此類型

音場越大, 聲音的張力越小, 相對之下聽感越為自然輕鬆
音場越小, 聲音的細節以及壓力會越大, 越容易緊繃神經聆聽每一個音色, 所以專業監聽耳機皆為小型音場

近年來開始有耳機試圖將人聲音場拉近但是樂器的音場擴大, 例如鐵三角的 ATH-AD2000X
音場大小形狀, 表現方式完全為個人喜好
但一般來說大型開放式耳機的音場會大於密閉式耳機
而在耳道式耳機上營造大音場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技術

關於耳機音場的詳細討論, 可以參考 ken 大的文章
影響耳機音場表現因素

耳機的三頻表現與解像力

有些耳機會強調低頻, 有些耳機會強調中頻 (人聲), 有些耳機會強調高頻
在我的耳機評測中, 我會使用例如 5-5-5 (低頻 - 中頻 - 高頻) 來概略解釋耳機的聲音平衡性
而大部分市售耳機的頻率分布都是可以查詢的到的, 以 Google 圖片搜尋 [耳機名稱] + frequency response 就可以得到答案

強調低頻的耳機

許多強調重低音的耳機, 會因為其低音以及中低音的響度太高而侵蝕到中頻的表現, 中頻的人聲甚至會被低頻的聲浪給淹蓋掉
或許有人喜歡這樣的調音覺得咚咚咚很爽, 但在音響性上來說這樣其實是非常不好的
但很遺憾的, 許多入門的使用者總認為低音咚咚咚才是高音質好聲音, 卻忽略的耳機整體的平衡性
其實即使是強調低音的耳機, 強調的手法也有許多種, 例如 SONY 的 XB90EX 就追求低音震撼但是不影響中頻人聲的調音
JVC 的 FXZ200 則是做到低音強勁拳拳到肉聲音有彈性且飽滿, 但仍維持了一定的中高頻表現
像是 Beats Studio/Tour/Wireless 系列耳機的低頻, 則是最糟糕下品且無內涵的表現方式
類似表現的 SONY XB900/XB600/XB300 我同樣也給予最低評價

強調中頻的耳機

此類耳機幾乎都是人聲取向, 有很大的機會會有所謂的女毒, 當然也有一些入門耳機音響性並不好, 只是剛好中頻突出而已
強調中頻的耳機最難以處理的就是在中低頻部分會有一種空泛的泛音感, 音像會聽起來不清晰明確
這個地方的處理成熟度就是旗艦耳機與普通耳機的差別, 例如 Fitear ToGo334 和 ATH-AD2000 就在中頻的迴盪感, 聲音密度以及結像力上有相當不錯的平衡

強調高頻的耳機

此類耳機通常集中在開放式耳機, 強調具有透明感, 穿透力且清亮的高頻, 如鐵三角的 ATH-AD1000/AD1000PRM/AD1000X
個人覺得在耳機中把高頻做得漂亮遠比把低頻做得漂亮更有技術難度, 高頻調音不好的耳機常常在人聲詮釋會發出齒音
齒音是一種從齒間發出的刺耳氣音, 在日文我們稱做為サ行の刺さり, 如果常聽日本女聲歌曲, 則在歌手歌唱 SA SHI SU SE SO 的時特別容易發出這種刺耳的聲音
齒音的抑制以及詮釋方式往往直接關係到耳機高頻詮釋能力的優劣
除了齒音外, 高頻的透明感以及音場感也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密閉式耳機能夠提供較為明確有力的高頻, 但聲音張力較強較會讓人感到疲累, 也容易會有籠罩感
而開放式耳機則能夠提供相對自然與透明的高頻, 高音在空氣中自然溢散下能夠有一種自然且清新的韻味

一般來說在密閉式耳機中達到完美的高頻是比開放式困難的, 而大部分強調高頻的耳機都是旗艦級 / 次旗艦級的開放式耳機
有一些低價耳機聽起來只有刺耳的高頻, 這種耳機並不能算是強調高頻而只是受限於價位定位或是單體能力讓耳機只能發出這些聲音而已

耳機的人聲表現

人聲表現, 說簡單點也就是所謂的女毒與否了
其實女毒沒有一定的概念, 也沒有一定的標準
舉例來說, 鐵三角的 A900LTD, AD1000 和 W1000 都有人說是女毒標準耳機
而在以前, AD1000 甚至被形容為鐵家最沒有鐵味調音監聽的耳機

自己因緣際會聽過了許多號稱"女毒"的耳道和耳罩
以我自己的感覺, 女毒, 或著說人聲表現有一些要素, 當然這些是我個人的感受, 也不一定跟你的聽感相同
拿自己最喜歡的歌唱曲實際去試聽找到自己喜歡的味道最重要

我自己覺得耳機攸關人聲表現的重點如下
1. 音場: 音場窄確實人聲就近, 也比較容易有女毒, 或著說橫向寬但縱深淺的音場也容易營造女聲在耳邊唱歌的印象, 立體且廣大的音場則比較會有人聲後退不明顯的傾向
2. 調音: 人聲的頻率響應範圍集中在 400Hz 到 4KHz 之間, 對於人聲頻段的中頻凸出的調音, 會造成人聲向前有韻味的感受, 但是怎麼調怎麼拿捏就是各有千秋
我自己的感受是有聲音清亮, 纖細透明的女毒: 如 AD1000PRM,AD1000
也有聲音醇厚, 韻味十足的女毒: 如 AD2000,A900LTD,RX700,in ear2
也有聲音纖細但不突出, 高音繽紛奪目, 氛圍拿捏良好的女毒: 如 W1000

大致上來說, 強調人聲的耳機通常對於樂器和音場的真實性都會有取捨
但樂器表現不真實不代表不好聽, 我個人就非常喜歡 AD1000 下對於鋼琴的詮釋, 在輕爵士的表現下也相當不錯

女毒並不是鐵三角的專利, 在我看來至少有許多廠商都非常致力於生產女毒耳機
例如 SONY, SHURE 和 GARDO 等

耳機的其他技術指標

THD:
波形的失真程度, 數值越小代表波形還原能力越好 (解像度越高), 但有很多測試指標的 THD 都只測 1KHz, 正確的測試方法應該測整個頻段的數值 (如 20Hz~40KHz), 並且以圖表檢視各種頻率下的失真度, 一般來說低於 1% 以下都算是低失真, 旗艦耳罩則可以達到低於 0.1% 以下 THD 的表現

脈衝響應 (Impulse Response):
耳機的單體是有質量的, 發出聲音的時候也會受到物理慣性運動的影響, 脈衝響應是由測試系統發出一個脈衝給耳機, 然後以收音器材測定耳機單體前後慣性振動所產生附帶音的大小以及時間

圖檔
像是這張圖

一般來說, 產生波形的時間點越靠近左邊的耳機反應速度越快, 解像感也會越高
而第一個波形以後收束的速度越快的話, 殘響越少附帶音也越少, 解像力也會越高越犀利
但是以木頭為框體的耳機則因為木材反射的關係會導致迴響的時間拉得很長, 這邊並不代表聲音不好而是一種特殊的音染以及調音, 很難單純以性能指標來判斷

原本上單體越小脈衝響應的數值會越好看, 但小單體不等於好聲音, 脈衝響應好的耳機也不等於好耳機, 只能當作是一個參考指標

----------
不客觀觀念區:

線材的效果

Q: 請推薦 XX 耳道式耳機用的耳擴!
老實說耳道式耳機本來就是設計給隨身系統使用, 除非使用的隨身系統太過於頻弱 (例如有雙重 SRC 問題的 Android 智慧型手機)
否則我比較建議把買擴的錢拿來買一台音樂性 / 音響性俱佳的播放器
如果你已經有中階以上的撥放器, 老實說我覺得耳道式上擴不會帶來巨大的改變
尤其是動鐵耳道, 需要的是纖細的控制力而不是推力, 撥放器本身是否合適反而更為重要

Q: 請推薦 XX 耳機換線!
老實說不推薦換線, 我曾經以 e イヤホン展示的 SHURE SE535 更換各種測試用的線材, 我覺得在有人聲的環境下我是聽不太出差別的
動鐵耳機或許可以靠 10 歐姆~20 歐姆的阻抗線來改變其頻率響應, 但這種線只要外接一段延長線就好了不需要更換耳機本身的訊號線
耳機本身的性能不足, 個人認為能夠靠換耳機線提升的部分十分有限, 直接出掉買另一副耳機較為實在

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來測試換線是否有效果, 你可以去找一條 3.5 接的耳機延長線 (3.5 公頭對 3.5 母頭) 這種線一般電器賣場都有買
將此線接上你的耳機然後聆聽, 若你能明顯的聽出差別則換線對你目前的系統來說是有意義的, 反之我想則作用並不大

個人比較贊同一個說法, 越接近耳機單體本身的類比訊號線越能顯著的影響聲音
這個順序在動圈式耳機中分別是 1. 線圈材質 (CCAW or OFC) > 2. 耳機線材質 (PCOCC or OFC or 銀線) > 耳擴內部基板 / 線路 > 耳擴 <-> DAC 間 RCA 訊號線

Q: 換 USB 線有差別嗎!
沒有差別, 正確說只要符合規格, 屏蔽良好電流乘載量足夠的 USB 線就沒有差別
對於電源處理簡陋的低價 USB DAC, 可以購賣便宜的 USB 電源分離線或是獨立供電 USB HUB
但這些都是解決"電源供應"的問題, 跟 USB"線"本身並無太大關聯
一般來說電腦的 USB 輸出電源都很髒 (帶有很大的高頻雜訊, 輸出電壓與電流也不算十分穩定與足夠)
簡單解決方法就是不要從 USB 拿到任何電源, 只從 USB 傳輸訊號即可 (訊號最好也透過獨立電源的 HUB 重新編碼)

解決路徑如下

你的 DAC/ 一體機只吃 USB 電源 → 少預算簡單解決 → 接上有獨立供電的 USB HUB
             → 想要徹底解決 USB 電源問題
                   ↓
            1. 使用 USB 電源分離線, 5V 電源供應使用沒有任何升壓電路的電池盒,
             電池盒內使用 NiMH 1.2V 三號充電電池 x4(推薦 SANYO ENELOOP 電池)
            2. 同樣使用 USB HUB, 選擇內部沒有升壓 / 穩流電路的 HUB HUB 且外接電源
             不要使用變壓器改用電池盒輸出
             電池盒內使用 NiMH 1.2V 三號充電電池 x4(推薦 SANYO ENELOOP 電池)
             大部分 USB HUB 的電源插口為與 PSP 通用的 5mm 插頭, 買一條第一代 PSP 用的 USB 充電線即可

你的 DAC/ 一體機吃外部電源輸入 → 使用大量 NiMH 1.2V 三號充電電池串連成所需電壓 (ex: 12V = 1.2V x 10)
                然後改造接頭接上去.
                USB 部分則若有餘力則參考上面設定, 但要視 DAC/ 一體機有無做 USB 訊號 / 電源隔離
                若已有 USB 訊號 / 電源隔離則沒有必要浪費時間

你的 DAC/ 一體機直接接插頭, 且非常高級 → 多半的情況下什麼都不用做, 心裡有鬼就過個濾波排插或是隔離電供就好了

Q: 類比訊號線材有差嗎?

我覺的類比 RCA 線材是有一些差別的, 但差別並大, 一定品質線材以上我建議就不要花太多心思在上面了
我自己做線, 但我傾向不會跟別人說 : 這個線聽起來如何如何, 聲音變得如何如何
我只會說我已經盡力做到避免任何會影響音質的因素 (屏蔽, 防靜電, 絕緣, 導體選用... 等) 而已
線材的電容電感量都有標示, 理論同一種線材但是同長度下電容量也會不一樣, 雖然很都很小就是了

以我之前的實際測試, 不同種類 / 等級的 RCA 線材間雜訊屏蔽表現 (SNR) 確實有其差異, 而且其差異量大於誤差範圍
而且其 SNR 亦會些微影響到 THD, IMD 的表現, 當然使用者聽不聽得出來就是另一回事情了

以下是我日文部落格中發表的文章, 可以拉到最下面數據表格的部分
http://blog.goo.ne.jp/azureimf/e/cc6852 ... 7257f2a066

數位訊號處理

Q: 非同步 USB DAC(支援 ASIO 等) 有比較好嗎?
有比較好! 因為同步的 USB DAC 幾乎完全依靠電腦端 CLOCK 執行, 所有訊號的輸入與解碼都仰賴 USB 訊號端的 12MHz(或其他頻率基頻訊號) 除頻
即使本身有搭載 OSC, 也多為與電腦端同步的 12MHz OSC, 12MHz 怎麼除都沒辦法合成準確的 44.1KHz(但是可以合成準確的 48KHz/96KHz/192KHz)
由同步 USB DAC 傳輸 44.1KHz 訊號時, 必須要採用一次傳送 5bit 等間接手法來抑制 jitter 的量

而另一方面非同步的 USB DAC 依等級之分會搭載 44.1KHz 系統和 48KHz 系統的專用石英震盪器 (OSC), 甚至採用更高及高精度不受溫度和電壓影響的 TCXO
合成出的 44.1KHz 和 48KHz 系列時脈會更加準確與穩定, 加上使用資料緩衝用的 BUFFER 更能阻隔 Jitter 所帶來之影響

非同步 USB DAC 的主要優勢為採用一個較大的 FIFO BUFFER 來做為資料緩衝, 後端解碼系統可以依照最好的步調去取用資料並做數位類比轉換
非同步 USB DAC 並不代表其 Jitter 為 0, 但是 Jitter 的量可以壓縮到該 USB DAC 所使用 OSC 的精度以下, 此時若採用更高精度的 TCXO(溫度補償型石英震盪器)
則除了可以抑制傳輸所產生的 Jitter, 最終輸出的波形也能有更高精度的表現 (但 Jitter 仍不為 0, 理論上也不可能為 0 除非錄音以及播放全為純類比系統)

一個簡單的說法, 由最原始的人寫了一段文字然後後續的人一個接以個用紙筆照抄
只要每個人都沒抄錯的情況下你無法得知最後一個人的抄本會比第一個人寫的漂亮或是難看, 這就是非同步傳輸
同步傳輸則是原始的人在寫字的時候你馬上看到然後馬上即時照著描 (你並不知道他想寫出什麼字)
描出來的文字絕對不可能比原始範本更為漂亮, 這個概念比較接近同步傳輸

若使用同步 USB DAC, 則建議訊號透過 Foobar2000 之 SoX Resampler 升頻至 192KHz 輸出可以降低 Jitter 影響
若對 同步傳輸 和 非同步傳輸 有興趣, 請往數位訊號處理的相關教課書找答案

Q: 軟體升頻有差嗎? 怎麼升比較好
有差別, 因為電腦強大的 CPU 比起 DAC 簡單的 DSP 有著更高的浮點運算, 大規模連續處理的能力
對於升頻的補間運算, 無疑的是電腦端來做佔有絕對優勢
若你的 DAC 支援, 一般 CD 44.1KHz 的檔案我建議升頻至 176.4KHz, foobar2000 下我建議使用 SoX Resampler
整數倍的升頻擁有更好的精度以及更完美的結果
為什麼不建議直接升頻至 192KHz? (當然若你的系統只支援 192 那就沒辦法)
您可以試想一張 640x480 的原圖是用 Photoshop 放大成 1280x960 比較銳利還是 1366x768 比較銳利便可得知

Q: 其他數位線材有差嗎? 同軸光纖哪個聲音好
個人推薦使用光纖, 只要光纖線材有一定等級不產生 BER 的情況下, 理論上可以完美阻隔機器間的雜訊傳遞, 且不會有任何天線效應
網路上謠傳的光纖造成 Jitter 問題, 若電光轉換和光電轉換的時間延遲一致則不需要過度擔心,
若 DAC 有獨立 CLOCK 和 BUFFER 可以重新建立解碼間隔則完全不用擔心 Jitter 問題
使用同軸線材, 由於 GND 是和電腦或是其他機器共用, 大家機體內的各種雜訊恐怕都會互相分享,USB 也是這樣所以才難處理
個人建議, 有光纖可以用之下儘量使用光纖

Q: 電腦光纖輸出和 DDC 的光纖輸出有差嗎?
電腦通常只能輸出 44.1KHz/48KHz/96KHz/192KHz 且頻率合成採用單一 CLOCK 除頻, 理論上精度較差 (尤其 44.1KHz)
DDC(數位對數位轉換器) 可將 USB 訊號以非同步, 獨立雙 OSC 方式轉換為 SPDIF 光纖訊號
且多支援 88.2KHz/176.4KHz 等 44.1KHz 的整數倍頻率, 對於升頻演算較為有利
而我實際測試 RMAA 分數我則發現 96KHz/24Bit 下電腦光纖輸出與 DDC 光纖輸出在數值上並無差異

Q: 無風扇播放用專用 PC+ 專用軟體有意義嗎?
以 PC 的 USB 電源品質而言, 有若干意義 (USB 5V 電源供應會稍微變好)
以 PC 的同步 USB 訊號輸出而言, 有一點點意義 (專用軟體有更高的優先權, 可以讓訊號的延遲減低, 時脈正確一點點點)
如果 USB DAC 為支援 ASIO 等非同步處理技術且獨立電源供應的 DAC, 那則沒有任何意義

Q:JPlay 和 Foobar2000 哪個好? 其他播放軟體呢?
首先 JPlay 和 Foobar2000 都可以達到 Bit Perfect(傳輸中沒有任何資料改變與損失)
在 Bit Perfect 前提下且使用非同步處理的 DAC, 理論上聲音都是一樣的

但是 JPlay 或其他軟體或許會在軟體中使用軟體演算去營造音染, 這部分就是各家的調味技術
所以 JPlay 聽起來比較好聽是因為其加料, 這個加料的部分讓大家覺得好聽
Audio-gate 轉出的 DSF(DSD 訊源) 會比較好聽, 也是因為 Audio-gate 在轉換時灑大把味精加料

然而, 同步處理的 DAC 下, JPLAY 等具有高優先權的處理方法確實可以降低數位訊號輸出的延遲
但非同步處理的 DAC, 則並不需要擔心這些問題

電源處理

Q: 換電源線有差別嗎?
以我個人的聽感與測試下沒有差別, 電源線我認為同樣只要屏蔽做得好就能夠阻隔天線效應, 線夠粗則可以獲得相對大的電流程載量
試想台電變電箱使用高純度 OFC 線路嗎? 你家牆壁裡的內線使用音響線路嗎? 如果都不是那堅持最後這一小段線路如此高級的意義在哪呢?
當然, 若電源線插頭表層的金屬較為軟質導電性好, 音響用壁插也夾的比較緊相對之下能夠提供更高的電流程載力的話, 或許是對於大瓦特數系統會有若干改善
但如果一般小黑線 / 插座如此不堪的話, 需要大瓦特數的電器 (微波爐 / 電腦等) 就會先出現問題

Q: 濾波排插, 隔離電供, 電源再生有差別嗎?
有差! 電源供應的改善確實對最終輸出音質有改善
個人觀念下: 電源再生 > 隔離電供 > 濾波排插
另外若您有使用其他電器, 其他電器甚至也會把運作時產生的雜訊透過電源線回吐到插座 (或是延長線上)
若有濾波排插等電源淨化裝置, 則儘量在上面插音響用機器就好不要混插其他電器
若有使用 110V->100V 降壓器, 則先在牆壁插座上連接降壓器, 然後再把濾波排插插在降壓器上效果較好

淺談電源: 線性電源, 切換式電源及電池供電

耳機和音響玩到中燒, 準備整頓電源系統的時候應該會看到這幾個單字
如果自己願意做功課又有基本的電子學背景的話, 其實不難了解其中的差異
然而音響和耳機系統有一個最大的差異, 就是功率的級別
二聲道音響需要大功率, 上至數百瓦都很正常, 但即使是頂級的耳機系統也不過耗電數十瓦
所以音響和耳機系統在這邊的差異上, 代表耳機系統可以用全電池供應

線性穩壓電源:

經指證內容說明不足, 故全數刪除

隔離電供:
線圈感應電流除了變壓以外, 重點是可以濾掉原本線路中混入的高頻雜訊, 隔離電供就是利用左右纏繞的線圈數量相同的線圈組成, 藉此隔離掉原本市電以及家中其他電器影響所產生的雜訊, 依設計或許會在後端加上 EMI/RFI 等功能也不一定
除非有特殊設計, 否則隔離電供沒有穩壓功能, 進來 110v 出去就是 110v, 進來 100v 出去則也是 100v

其實說難聽點隔離電供的原理也就是 trans 感應線圈而已, 當然不排除各家會加入什麼神奇濾波功能就是
不過其設計與構成其實都比線圈變壓器來的簡單, 其成本當然也不高就是了
當然如果有人拿 OFC7N 的銅線來繞鐵心之類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非線性電源: 切換開關式電源 (Switching Power)

經指證內容說明不足, 故全數刪除

電池供電

圖檔

其實若電流供給量足夠, 我個人認為最完美的電源是串連鎳氫電池且無穩壓線路的電池供電
因為 Ni-MH(鎳氫電池) 的放電區線非常的穩定, 放電期間中幾乎都穩定以 1.2V 放電
電池本身可以視作為一個超巨大電容, 其放電曲線平滑且幾乎無任何雜訊
若耳機系統需要 24V 直流輸入的話, 則串聯 20 個鎳氫充電電池恐怕是最完美的解決方式

當然有很多高價位耳擴並不是採用外接變壓器的方式, 此時若要用電池供電則必須要強制改造內部供電路徑, 任何 DAC/ 耳擴的內部絕對都是以直流運作, 如 Audio-technica AT-HA5000 內部也是使用 24V DC 當作直流電源

雖然在音響系統上電池供電杯水車薪, 但我想在耳機系統上電池供電恐怕是電源萬年爭端的最佳解
不過如果要選購電池盒當作電源供應, 則必須注意一下內部最好不要有升壓以及穩壓電路, 因為這些簡易的升壓穩壓電路常常產升大量雜訊, 反而把鎳氫電池乾淨的電源給破壞了

題外話... 我真心覺得那些音響專用 5V 電池供電器真是天殺的搶錢
這種 4 個鎳氫電池串起來就結束的東西要賣個上萬塊到底是怎樣?馬鹿なの!?死ぬの?


耳機耳擴觀念

Q: 這個耳機好不好推?
注意這裡的好不好推只探討能發出多大聲音, 跟推得好不好沒有關聯
耳機好不好推有兩個因素, 第一個是音壓感度, 第二個是其阻抗大小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種規格 阻抗大小 32ohm, 音壓感度 100dB/mW

簡單來說, 阻抗在 40ohm 以下, 音壓感度在 100dB/mW 以上的耳機大略都可以歸類為好推

高阻耳機不好推, 音量開到最大仍不夠的原因
一般來說電腦的耳機孔和隨身播放器耳機孔的最高電壓輸出為 1vrms

例如兩隻耳機的音壓感度都是 100dB/1mW, 一支耳機 30ohm 另一隻 300ohm
如果剛好要發出 100dB 的聲音, 照性能規格上需要 1mW 的功率以下 30ohm 耳機來說
電力 (W)= 抵抗 (R)×電流 (I)×電流 (I)
1mW = 30ohm x I ^2 , 求得 I = 5.77mA, 電壓 V=IxR -> V = 5.77mA x 30ohm = 173mV = 0.173V
如果以 300ohm 計算
1mW = 300ohm x I ^2 , 求得 I = 1.82mA, 電壓 V=IxR -> V = 1.82mA x 300ohm = 546mV = 0.546V
所以發出同樣的音量來說, 300ohm 的耳機需要比 30ohm 的耳機使用上 3 倍的電壓, 也就是放大電路的增益比需要大 3 倍
以最大輸出電壓固定的角度來說, 的確是會有越高阻抗 (ohm) 耳機越難推的傾向
以此例來說, 隨身系統下連接 300ohm 100db/1mW 的耳罩式耳機, 即使音量轉到最大也只能發出不到 103dB 的聲音 (音量增加 3dB 輸出功率增加一倍)
在吵雜的環境下 103dB 就顯得不足且小聲了

但若放大電路中增益比是可變的, 那就不會受到這個限制
隨身聽推不動高阻耳罩是因為輸出電壓通常都固定在 1Vrms(當然有部分也是為了要保護人耳), 對於高阻耳罩來說這個電壓 (增益比) 實在是太小
另外同阻抗下還有音壓感度的問題, 例如 SONY 的 SA 系列耳罩雖然尚稱低阻但是音壓感度不足, 用隨身也難發出適切的聲音

其實也沒有什麼高阻低組誰比較耗功率的問題
因為功率的公式 P(功率, 如 Watt) = I x V , 只要流過電流量與電壓數相同
300ohm 下的 30mW 和 30ohm 下的 30mW 是相同的功率, 並沒有誰比較費電誰比較難推的問題

至於有些耳擴, 例如鐵家的 AT-HA5000 標示 1200mW/32ohm, 但是 600ohm 下就只剩 65mW, 很多耳擴的性能標示都是像這樣隨著阻抗越高功率越遞減, 所以才會有越高阻越難推的感覺
事實上是因為這些擴大器的增益電路為固定, 也就是最高輸出電壓是固定的, 高阻耳機的 R 越高, 同樣的電壓 (增益) 下換到的電流越少, 電流越少輸出功率越小, 導致只能放出越小的聲音

參考資料
http://www.h-navi.net/faq.php

Q: 這個耳機推的好不好?
這部分完全就是主觀因素了, 您可以自己去聽聽看, 他人的聽感不一定等於你的聽感
不過耳擴上確實有一些優劣因素,



淺談一下平衡輸出對於耳機系統的優劣與必要性
此文於 2013/7/10 更新並補充資訊






圖檔

平衡傳輸的基本精神

關於平衡傳輸的原理上 Google 下關鍵字應該可以找到一堆資料
以類比音訊傳輸中的平衡輸出, 輸入來說
普通的音響系統直接輸出的訊號中, 單一聲道中含有 SIGNAL 和 GND, 也就是訊號本身和接地
而平衡系統的輸出下, 訊號變成兩條, 一個是原始訊號 HOT, 另一個經由反向器合成的反向訊號 COLD
這樣做的理由是為了防止長距離傳輸下的雜訊干擾
正訊號 HOT 和反向訊號 COLD 傳輸過程中都有可能被電波等雜訊干擾, 假設干擾 HOT 和 COLD 的雜訊為一致的情況下
到了非平衡接收端的時候, 只要再用一次反向器把 COLD 訊號轉回正向訊號, 並用加法器把兩者相加理論上即可抵消雜訊

平衡系統的主要訴求是在線路業務用長距離傳輸下, 還能夠保有一定的抗雜訊抗干擾能力
例如演唱會, 舞台表演的麥克風, 音響系統等. 常常到了接收端後還是會轉回單端訊號再處理

---
假設 DAC 原始輸出的訊號為 1KHz 1Vrms SIN 波, 雜訊為 10KHz 0.1Vrms SIN
DAC 平衡輸出時, 假設系統本身並無產生雜訊, 則此時 HOT 端為 1KHz 1V SIN, COLD 端為 1KHz 1V COS
到達輸入系統時

HOT 端為 1KHz 1V SIN + (NOISE)10KHz 0.1Vrms SIN
COLD 端為 1KHz 1V COS + (NOISE)10KHz 0.1Vrms SIN
(雜訊為外界干擾產生)

為什麼雜訊部分一樣, 因為雜訊並沒有經由反向器而是經由線材吸收電波或是任何外在影響產生
接著輸入單端系統處理時, 把 COLD 訊號再反向一次

此時

HOT 端為 1KHz 1V SIN + (NOISE)10KHz 0.1Vrms SIN
COLD 端 (再度反向) 為 1KHz 1V SIN + (NOISE)10KHz 0.1Vrms COS

最後將兩訊號以類比加法器 (Mixer) 相加, 得到訊號為

1KHz 2V SIN + (NOISE)None

原本 10KHz 0.1Vrms SIN 的雜訊因為與同相位的 COS 相加剛好抵銷為 0, 這就是平衡傳輸下消除同向背景雜訊的原始精神
平衡傳輸的用意, 是在長距離 (例如 Live 會場) 或是相對惡劣的傳輸環境上還能夠保證一定等級的傳輸水準

耳機系統中的平衡傳輸

平衡輸出驅動耳機的方式
耳機單體只有兩個接點, 一為訊號輸入, 二為接地
平衡輸出下接入耳機採用差動輸出 (橋接輸出), Hot 接入訊號輸入端, 反向的 Cold 接入接地端當成假想接地 (相對接地)
例如原始訊號為 1V 1KHz SIN 波, 則 Hot 訊號輸入耳機訊號輸入端為 1V 1KHz SIN, 假想接地則為 Cold 所提供的 1V 1KHz COS 且電流流回 Cold 端的放大電路
此時流經單體的等校電位為 2V 1KHz SIN 波

以下圖為例
圖檔

差動輸出下, 原本恆為 0V 的地 (GND) 會隨著訊號隨時變動, 能夠得到等效兩倍的電位差

平衡傳輸在耳機系統中的用途

平衡傳輸在耳機系統中主要有三個地方有用到 (或是宣稱用到)
1. Digital Player -> DAC (AES/EBU)
2. DAC -> AMP (ANALOG XLR)
3. AMP -> Headphone (ANALOG XLR)

中間
1. 的意義甚小, 如果你的 Network Player 跟 DAC 的擺設距離有一點遠的話,
2. 的意義甚小, 除非你的 DAC 和 AMP 擺的非常遠且類比線材屏蔽很差
3. 平衡訊號以差動出力 (橋接) 方式推動耳機, 能夠得到同樣電路設計下單端系統 2 倍的驅動電壓和 4 倍的驅動功率, 但實質的效果和帶來的變因是我所質疑的

1 的部分為數位傳輸, 只要 AES/EBU 之 SPDIF 訊號的 BMC 編碼方波訊號不因外界雜訊影響到無法判別的情況下, 與普通光纖與同軸傳輸並無結果上的差別.
當然, 同樣線材與條件下, 數位平衡傳輸 (AES/EBU) 理論上可以達到更小的 BER(Bit Error Rate), 不過是否有意義要取決於本身線材的優劣與傳輸端接收端的穩定性
以 USB 2.0 容許的最高 BER 為例, 192KHz/24Bit 的資料傳輸下約為 2 個小時出現一次 error bit(若為 44.1KHz/16Bit 則更長), 若以 CAT7 網路線為例則是全速傳輸 (1000MBps) 下約 12 小時會出現一次 Error Bit
短距離的數位訊號傳輸穩定度很高, 家用音響系統的數位傳輸採用 AES/EBU 平衡傳輸方式與同軸, 光纖等標準 SPDIF 訊號應無任何明顯差別

2 的部分要分為接收端為平衡系統, 或是可以接受平衡訊號的單端 (非平衡) 系統

可接受平衡訊號的單端 (非平衡) 系統來說

若是 DAC 平衡輸出 ->AMP 平衡輸入 ->AMP 單端輸出 (普通三極耳機孔) 至少要多經過幾道程序

輸出反向 -> 輸入反向 -> 訊號相加 (雜訊正反相抵)

在音響系統中我們都知道多一道處理多一隻鬼
這中間每一道程序對於音質的失真, 都與通過一次 OPAMP 相同. 等於是只為了連接 DAC 和 AMP 無緣無故多了三道失真,
而且 DAC 和 AMP 的擺設距離常常只有不到一公尺, 良好隔離包覆的類比訊號線材實在難以收到什麼外在雜訊 (良好線材具有>110dB 的雜訊隔離能力) 的情況下,
我實在是想不出來硬要用所謂的平衡傳輸有什麼意義

當然單端 (非平衡) 系統可以只取用平衡輸入的 Hot 訊號, 而直接捨去 Cold 訊號. 不過這樣做就不能稱作為真正的平衡輸入, 因為並沒有環境雜訊抑制的能力

接受平衡訊號輸入, 並支援平衡訊號輸出的擴大機 (或是耳擴)

此類耳擴內部共有 4 組獨立放大電路, 分別為 L+ L- R+ R-, 耳擴獨立放大後直接以差動輸出 (橋接輸出) 驅動耳機
理論上完美的平衡系統中, Hot 訊號與 Cold 訊號完全相位相反, Hot 訊號減去 Cold 訊號可以得到電壓振福為兩倍的原始訊號

但是這裡會碰到一個非常大的影響因素, 類比元件的劣化與相位的準確度
對於單端 (非平衡系統中), 輸出訊號流入耳機 (喇叭), 將電能轉換為熱能與動能 (聲能) 後電流回歸接地 (GND 0V)
由於地衡為 0V, 所以只需考慮到訊號放大本身的品質因素
但就像之前提到的, 平衡輸出的地是隨著訊號隨時變動的, 只有在 Hot Cold 訊號完全相反的時候才能夠成為理想的虛擬接地
但是類比元件多少會有誤差, 我們可以探討一下放大電路中各種元件得誤差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1. 電阻的誤差 = 影響到最終輸出電壓, 輸出阻抗, 或是 OPAMP 的放大比率 => 導致平衡輸出的波形變形
2. 電容的誤差 = 電容的誤差會導致相位偏移 (因為電容充放電曲線容易有誤差), 最種產生類似 Jitter 的訊號變形, 是我認為平衡系統最大的風險
3.OPAMP(運算放大器) 的誤差 = OPAMP 每顆的表現也不盡相同, 若 Hot 和 Cold 端 OPAMP 產生了不一致的失真, 則這個失真會疊加

以市面上購買到的音響用電容電阻而言, 最低多為 1% 誤差的元件
尤其以電容最為嚴重, 電容經年使用後會有漏液導致電容量減少的問題, 電容量會直接影響到輸出相位
之前我提到, 平衡訊號 Hot 和 Cold 必須相位完全相反, 若不相反則會發生如下的結果
圖檔
這個結果相當嚴重吧, 等於是類比系統的失真而產生的 Jitter, 並且不能靠類似 DAC 的倍頻演算來減輕

平衡系統為了要取得家用系統中幾乎無意義的抗雜訊能力以及兩倍的輸出電壓 (非平衡系統中改變 OPAMP 的電阻配置比率即可達到)
所付出的代價甚多且變因甚大是我目前的結論

平衡系統的雜訊表現

一般非平衡系統內部的雜訊 SNR 表現以平價機來說有 110dB 等級實力, 中階機以上有 120dB 等級而且這已經是現今系統的極限
除非線路的配置上能夠保證 Hot 端和 Cold 端放大收到一模一樣的微小電磁雜訊, 否則機內雜訊不會是平衡系統可以完美消除的對象
我個人認為, 業務用的平衡輸出對於極短距離的耳機系統上的意義甚小, 而造成系統複雜與不確定因素的風險甚大
除非有非平衡驅動不可之理由 (ex: 功率或是輸出電壓), 個人不建議中等感度以上的耳機使用平衡系統

談一下獨立接地這件事情和耳機和音響系統的 CrossTalk

我們可以知道類比平衡傳輸意義甚小而且帶來的損失甚鉅, 但是耳機系統中左右聲道的獨立接地卻比較有意義
每一個耳機單體都可以視為一個電阻器, 訊號經由電阻器將訊號轉換為聲能後, 理論上回到 GND(地線) 的時候是 0V 的訊號, 一般耳機只有把左右的聲音訊號分開, 但是 GND 部分是連接在一起的, 一般 3.5mm 6.3mm 耳機頭也是這樣設計

但是耳機的等效阻抗是可變的, 類比系統中狀況往往也不如理論上完美,L/R 兩聲道的 GND 接在一起確有可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互相干擾 (CrossTalk), 事實上在我之前量測 DAC 和撥放器性能時, 左右獨立接地的系統和單一接地的系統的量測結果 (RMAA) 中, 左右獨立接地系統的 CrossTalk 確實較為優秀

但如果只是要追求獨立接地這件事情, 實在不需要勞師動眾把平衡系統請出來
如果 MD 玩家有印象的話, SHARP 很早很早以前就曾經推出過四極耳機, 那個就是左右聲道獨立接地
而獨立接地的耳機頭也不需要誇張的使用 XLR 接頭, 只要使用類似 iPhone/Android 線控般的四極耳機頭即可

接下來談一下接地這件事情
一個訊號處理系統中, 輸入電源為 DC-IN(VCC/VDD), 而電源的接地部分為 GND
所以地線是電源提供的, 如果系統只有單一電源供應的話無論如何獨立處理只要使用同樣的電源則都逃不了共地的命運 (當然可以使用二極體來限制電流方向就是)

完美的獨立接地系統, DAC/AMP 都需要有雙電源 (兩個隔離變壓線圈或是兩個電池, 兩個切換器), 或是更極端一點用兩台 AMP 每一台負責單一聲道 (平行單聲道擴大)

平衡系統的小結

除非平衡電路中的所有類比元件都能夠完全 0 誤差, 否則出來的差動輸出精度我覺得很難比單端更完美 (因為一個完美 0V 的地簡單太多了), 更不要說類比元件的劣化, 當然單端系統元件也會劣化, 但是平衡系統下的劣化會以兩倍以上甚至更嚴重 (如果跟相位有關, 例如電容的劣化) 的程度來影響最終輸出.
現今家用音響系統的 SNR 在 120dB 已經是極限, 再往上除非在無電波實驗室聆聽才有意義, 而單端 (非平衡) 系統 SNR 表現逼近 120dB 的已經比比皆是 (例如在下的 HA5000 就號稱能有 117dB SNR 的表現), 花這麼大時間成本增加無所謂的些微 (尤其又是極短距離) 的抗雜訊能力我實在覺得甚無異議

短距離鄰近配置下的耳機系統中, 平衡系統的意義甚小且代價很大
而耳機系統的左右聲道獨立接地有其正面意義
然後這些標榜全平衡的設備一台比一台高價... 我是覺得意義真的不大
還希望各位睜大眼睛看破這些音響 / 耳機界的商業技倆

---
以下持續更新
最後由 azureimf 於 週日 10月 01, 2017 1:50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65 次。
Ching-Tzun Chang
Ph.D. of Computer Science(University of Tsukuba)
Special Research Scientist, AIST, Japan
---
AndAudio耳機影音討論區FB子社團(我也會在這邊出沒)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95565413823775/
AZ象牙塔網站
sheryl.tw/aztower
頭像
azureimf
SR325
SR325
 
文章: 1973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22, 2006 3:47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state555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1:29 am

沙發嗎?頭香嗎?
內行人寫的文章真是一針見血啊! :worship:
state555
SR40
SR40
 
文章: 14
註冊時間: 週五 9月 14, 2012 12:58 a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Jwind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1:57 am

我覺得換電源線差別蠻大的說.... 大大真的覺得沒差別嗎?? :ale:
Jwind
SR40
SR40
 
文章: 37
註冊時間: 週一 12月 24, 2012 3:44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superdennisex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2:03 am

我覺得有很多點我都不太認同
但我也舉不出反例,所以不作不理性的討論。

但有一點我能知曉的是,似乎硬體的昇頻運算會比軟體精準很多又設計簡單
以上關於板大提到要用CPU作昇頻運算的部分。 :eeh:

而且整數倍的昇頻是不具備任何好處的,因為頻率上本來就很難剛好44.1KHZ? ,不管是接受方與輸出方,凡事都有誤差

基本上超過倍頻的昇頻應該就OK,且有些機器設計如果chip是解192K,你給他176.4K搞不好他會要再處理到192K才運算
又多一道路徑。
最後由 superdennisex 於 週二 5月 14, 2013 2:10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superdennisex
SR40
SR40
 
文章: 37
註冊時間: 週四 11月 22, 2012 8:06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QUALIA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2:07 am

路過~~~~~~~~~~~~~~~~~~~~~~~~~~~~~~~~~~~~~~~~~~~~~~~~~~~~~~~
QUALIA
SR80
SR80
 
文章: 179
註冊時間: 週一 12月 25, 2006 5:22 pm
來自: 北極地帶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Jwind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2:08 am

這觀念文 跟我的經歷有很大的差別啊 :ale:

尤其下半部文章 我覺得絕大部分跟我的認知是不符的
Jwind
SR40
SR40
 
文章: 37
註冊時間: 週一 12月 24, 2012 3:44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ju5888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8:54 am

Jwind 寫:這觀念文 跟我的經歷有很大的差別啊 :ale:

尤其下半部文章 我覺得絕大部分跟我的認知是不符的


所以說主觀有一個極強烈的特色
就是具有不可討論性
想不到您還會提出這樣見解

我個人也是支持線材上不用太費心專研
因為從客觀面講幾乎潰不成軍
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軟.硬體(AP及B&K)幾乎都測不出(功能正常的)線材不同的差異
除非您能推翻這說法~找出客觀圖測的例子
不然~如此強烈的主觀意識
不容討論依然還是不容討論的
ju5888
SR60
SR60
 
文章: 126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05, 2013 9:32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azureimf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9:15 am

superdennisex 寫:我覺得有很多點我都不太認同
但我也舉不出反例,所以不作不理性的討論。

但有一點我能知曉的是,似乎硬體的昇頻運算會比軟體精準很多又設計簡單
以上關於板大提到要用CPU作昇頻運算的部分。 :eeh:

而且整數倍的昇頻是不具備任何好處的,因為頻率上本來就很難剛好44.1KHZ? ,不管是接受方與輸出方,凡事都有誤差

基本上超過倍頻的昇頻應該就OK,且有些機器設計如果chip是解192K,你給他176.4K搞不好他會要再處理到192K才運算
又多一道路徑。

依照Nyquist取樣定理, 取樣後頻率必須最少為原始頻率之兩倍,才可完全保證沒有資料量的損失
所有在早期(以及現在部分)的Android機器上, 44.1KHz -> 48KHz SRC造成音質劣化的問題才會被拿出來討論
至於44.1 -> 176.4 or 192KHz哪邊比較好, 誠如您所說要考慮到DAC內部處理的時脈,如果DAC內部為單一48KHz倍頻處理的話那升頻成176.4KHz就沒有意義, 若DAC內部有雙OSC分別處理44.1KHz/48KHz倍頻訊號的話(例如HP-A8, UDAC32R) 則升頻成176.4KHz則在資料上會更為完美(但192KHz也不會有訊號損失)
至於軟體升頻還是硬體升頻的問題, 對於同步+即時的資料處理,硬體DSP有其優越與必要性
但對於不需要同步處理的資料(例如事前升頻後另存WAV or 使用buffer儲存升頻資料後循序輸出), 則我想任何DSP應該都不會是現今CPU軟體處理的對手, 應該說可以用的手法,處理規模和記憶體量都差太多了, DAC內部升頻最多只能顧到數十ms的處理間隔, 但軟體升頻可以大到把整首曲子內的所有資料都考慮進去, 另外做演算處理的精度軟體處理可以到Double或是高精度符點數, 但硬體處理因為性能界限必須有所取捨
當然, 演算法內容的優劣也非常重要, 不否認專業DAC廠的升頻演算法可能會比freeware的升頻plug in更加優秀與純熟
同樣軟體的升頻(ex : PPHS Resampler / SoX Resampler)也都有優劣差異
Ching-Tzun Chang
Ph.D. of Computer Science(University of Tsukuba)
Special Research Scientist, AIST, Japan
---
AndAudio耳機影音討論區FB子社團(我也會在這邊出沒)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95565413823775/
AZ象牙塔網站
sheryl.tw/aztower
頭像
azureimf
SR325
SR325
 
文章: 1973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22, 2006 3:47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azureimf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9:23 am

ju5888 寫:我個人也是支持線材上不用太費心專研
因為從客觀面講幾乎潰不成軍
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軟.硬體(AP及B&K)幾乎都測不出(功能正常的)線材不同的差異
除非您能推翻這說法~找出客觀圖測的例子

在我使用6000日圓器材的測試, 不同種類/等級的RCA線材間雜訊屏蔽表現確實有其差異,而且其差異量大於誤差範圍
而且其SNR亦會些微影響到THD, IMD的表現, 當然使用者聽不聽得出來就是另一回事情了

以下是我日文部落格中發表的文章,可以拉到最下面數據表格的部分
http://blog.goo.ne.jp/azureimf/e/cc6852dd0e3333168a82627257f2a066
Ching-Tzun Chang
Ph.D. of Computer Science(University of Tsukuba)
Special Research Scientist, AIST, Japan
---
AndAudio耳機影音討論區FB子社團(我也會在這邊出沒)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95565413823775/
AZ象牙塔網站
sheryl.tw/aztower
頭像
azureimf
SR325
SR325
 
文章: 1973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22, 2006 3:47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icebag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9:27 am

所以說只要線材正常,其實不推薦玩線嗎?
耳機線訊號線電源線都是?
耳機:Audio-technica A900.Ultrasone Pro2900
一體機:denon da-300usb
喇叭:fostex 0.3
頭像
icebag
SR60
SR60
 
文章: 140
註冊時間: 週六 8月 04, 2012 10:27 a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123ORZ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9:35 am

這篇文章可以看一看
http://www.bettersound.com.tw/2013/05/blog-post_12.html
雖然是講高解析檔,但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應用在線材上。

雖然不可否認線材的不同,會帶來聲音上不同的差異。
但你確定是升級嗎?
徵 AKG K1000
123ORZ
SR60
SR60
 
文章: 52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7, 2011 10:56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bensanlin729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10:27 am

其實線材是在整個系統都到位後再去作微調,總體來說它是一種失真的表現方式,只是失真有多少而已~~~~
耳機換線不見得適合是因為耳機只有單一震膜做驅動(耳罩來說),廠商調音都會針對單體特性去調教,講簡單一點就是隱藏缺點強化優點,從腔體構造,線材微調等等都是如此,沒有廠商會設計出強化缺點隱藏優點的耳機(不可否認有些耳機難聽,但也只是個人喜好)....耳機天缺就是如此,單一震膜無法完美涵蓋的所有響應頻率~~~~

電源線有沒有差要看家裡環境,如有拉專線或是有經過電源處理的話,聲音改變有限,不會整個聲底從高解析變成暖糊,通常是背景更黑,線條變明顯等等,如A大所說應該是屏蔽設計與接觸面積等等有關

USB線經過分離線上獨立電供改善之後的聽感也是跟電源系統提升相近,應該是電源有改善,訊號部份就要靠HUB做訊號重組就會好很多,當然非同步比同步的設計好是一定的,尤其是有專門驅動軟體,通常聲音不會太差

至於訊號線部分就是爭議比較多的地方了~~~~其實我是覺得在完美的器材與線材都一定會失真,只是失真比例多寡而已,有些系統會經過處理來做補償演算...但這也是一種失真,從錄音開始就是失真的第一步了.....其實聽的喜歡就好,何必執著這些理論呢~~~~
聽音樂其實從心理層面來說大概有3個~~~個人覺得啦~~~~
過去:印象中的聲音~~~樂觀的人記憶總是美好的,悲觀的人只記得不愉快的經驗....
現在:正在聽的聲音~~~~現實是殘酷的~~~好壞就再開聲一瞬間,經歷過那一瞬間後就變成過去了
未來:期望中的聲音~~~~心裡想要的聲音~~~~這是最不真實的理想......總是無法跟現在重疊
當過去=現在=未來時~~~~恭喜各位,您找到完美的組合了~~~~~
bensanlin729
SR60
SR60
 
文章: 69
註冊時間: 週一 4月 29, 2013 8:19 a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gumyath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10:44 am

bensanlin729 寫:從錄音開始就是失真的第一步了.....其實聽的喜歡就好,何必執著這些理論呢~~~~
聽音樂其實從心理層面來說大概有3個~~~個人覺得啦~~~~
過去:印象中的聲音~~~樂觀的人記憶總是美好的,悲觀的人只記得不愉快的經驗....
現在:正在聽的聲音~~~~現實是殘酷的~~~好壞就再開聲一瞬間,經歷過那一瞬間後就變成過去了
未來:期望中的聲音~~~~心裡想要的聲音~~~~這是最不真實的理想......總是無法跟現在重疊
當過去=現在=未來時~~~~恭喜各位,您找到完美的組合了~~~~~

大大寫得真棒,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gumyath
SR40
SR40
 
文章: 25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19, 2013 10:38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Raffinato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10:50 am

bensanlin729 寫:其實我是覺得在完美的器材與線材都一定會失真,只是失真比例多寡而已,有些系統會經過處理來做補償演算...但這也是一種失真,從錄音開始就是失真的第一步了

非常同意bensanlin729大的說法,比方說很多歌手錄音時聲音其實是非常有衝擊性的,但是為了聽感在後期製作的時候會刻意將聲音“柔化”。聽感和HIFI性往往是不統一的。

線材改變聲音就是調整分布電容,電感等參數,這個完全不算秘密。所以有聽感變化也沒辦法說哪個一定更好或者更HIFI,只能說可能更適合系統和個人的聽感。
系統:HDM-01D→MDAC3→HA2002→W5000/SA3000/W1000
頭像
Raffinato
SR80
SR80
 
文章: 237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19, 2013 2:48 pm
來自: 遼代的木頭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azureimf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11:07 am

Raffinato 寫:非常同意bensanlin729大的說法,比方說很多歌手錄音時聲音其實是非常有衝擊性的,但是為了聽感在後期製作的時候會刻意將聲音“柔化”。聽感和HIFI性往往是不統一的。

線材改變聲音就是調整分布電容,電感等參數,這個完全不算秘密。所以有聽感變化也沒辦法說哪個一定更好或者更HIFI,只能說可能更適合系統和個人的聽感。

我覺的類比RCA線材是有一些差別的, 但差別並不能說很大, 一定品質線材以上我建議就不要花太多心思在上面了
我自己做線, 但我傾向不會跟別人說 : 這個線聽起來如何如何, 聲音變得如何如何
我只會說我已經盡力做到避免任何會影響音質的因素(屏蔽, 防靜電, 絕緣, 導體選用...等)而已
線材的電容電感量都有標示, 理論同一種線材但是同長度下電容量也會不一樣, 雖然很都很小就是了
Ching-Tzun Chang
Ph.D. of Computer Science(University of Tsukuba)
Special Research Scientist, AIST, Japan
---
AndAudio耳機影音討論區FB子社團(我也會在這邊出沒)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95565413823775/
AZ象牙塔網站
sheryl.tw/aztower
頭像
azureimf
SR325
SR325
 
文章: 1973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22, 2006 3:47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j00522000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11:08 am

azureimf 寫:依照Nyquist取樣定理, 取樣後頻率必須最少為原始頻率之兩倍,才可完全保證沒有資料量的損失
所有在早期(以及現在部分)的Android機器上, 44.1KHz -> 48KHz SRC造成音質劣化的問題才會被拿出來討論
至於44.1 -> 176.4 or 192KHz哪邊比較好, 誠如您所說要考慮到DAC內部處理的時脈,如果DAC內部為單一48KHz倍頻處理的話那升頻成176.4KHz就沒有意義, 若DAC內部有雙OSC分別處理44.1KHz/48KHz倍頻訊號的話(例如HP-A8, UDAC32R) 則升頻成176.4KHz則在資料上會更為完美(但192KHz也不會有訊號損失)
至於軟體升頻還是硬體升頻的問題, 對於同步+即時的資料處理,硬體DSP有其優越與必要性
但對於不需要同步處理的資料(例如事前升頻後另存WAV or 使用buffer儲存升頻資料後循序輸出), 則我想任何DSP應該都不會是現今CPU軟體處理的對手, 應該說可以用的手法,處理規模和記憶體量都差太多了, DAC內部升頻最多只能顧到數十ms的處理間隔, 但軟體升頻可以大到把整首曲子內的所有資料都考慮進去, 另外做演算處理的精度軟體處理可以到Double或是高精度符點數, 但硬體處理因為性能界限必須有所取捨
當然, 演算法內容的優劣也非常重要, 不否認專業DAC廠的升頻演算法可能會比freeware的升頻plug in更加優秀與純熟
同樣軟體的升頻(ex : PPHS Resampler / SoX Resampler)也都有優劣差異

在下是不推薦軟體升頻,原因有很多,
軟體通常會佔用比較大資源,
雖然PC是個有很強大運算能力
但是PC總是HiFi問題最多的東西
又加上軟體升頻 :ale:
這篇就可以知道PC是很費工夫調整的`
http://blog.chinatimes.com/psycho/archive/2012/05/17/2175964.html
使用 VISTA 32的大幅精簡版進行 CAT的播放,並且使用 FOOBAR2000極精簡版再透過高手撰寫的聲音輸出模組播放這種特製的 稱為 OS 4.0,並且只能搭配他們指定的 CPU與主機板,更慘的是通通停產了。

icebag 寫:所以說只要線材正常,其實不推薦玩線嗎?
耳機線訊號線電源線都是?


從以上連結就可以發現線材並不是問題
而是器材才是問題,耳機線訊號線基本只是調音,
電源線在下覺得比換濾波器材材作用還小,
等到玩到家用9萬以上(不包耳機),隨身3萬以上(不包耳機)在來說會比較好。
半退燒中
當擁有5隻以下的耳機時 注重的是〔音樂〕
當擁有5~10隻的耳機時 注重的是〔音質〕
當擁有超過10隻的耳機時 注重的是〔收藏〕
隨身訊源:早期iPod classic 30GB ,HTC NEW ONE
隨身耳擴:FiiO E17 (好攜帶)
隨身耳機:Ultrasone Signature DJ
家用訊源:PC
家用耳擴:沒
家用耳機:拿來用Ultrasone Signature DJ
升級線材:沒了
j00522000
SR125
SR125
 
文章: 440
註冊時間: 週五 7月 20, 2012 11:16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Jwind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11:19 am

ju5888 寫:
Jwind 寫:這觀念文 跟我的經歷有很大的差別啊 :ale:

尤其下半部文章 我覺得絕大部分跟我的認知是不符的


所以說主觀有一個極強烈的特色
就是具有不可討論性
想不到您還會提出這樣見解

我個人也是支持線材上不用太費心專研
因為從客觀面講幾乎潰不成軍
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軟.硬體(AP及B&K)幾乎都測不出(功能正常的)線材不同的差異
除非您能推翻這說法~找出客觀圖測的例子
不然~如此強烈的主觀意識
不容討論依然還是不容討論的


我這回覆不是甚麼見解... 只是表達自己的訝異

自於你說的用 軟硬體測試
我覺得那些圖形 真的無法代表 我們真正聽到的聲音
如果你認同我上一句話
那就代表現在的技術無法證明他的差異 是技術不夠的問題 那再講那些圖其實也非客觀了 :haha:
Jwind
SR40
SR40
 
文章: 37
註冊時間: 週一 12月 24, 2012 3:44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azureimf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11:49 am

j00522000 寫:在下是不推薦軟體升頻,原因有很多,
軟體通常會佔用比較大資源,
雖然PC是個有很強大運算能力
但是PC總是HiFi問題最多的東西
又加上軟體升頻 :ale:
這篇就可以知道PC是很費工夫調整的`
http://blog.chinatimes.com/psycho/archive/2012/05/17/2175964.html
使用 VISTA 32的大幅精簡版進行 CAT的播放,並且使用 FOOBAR2000極精簡版再透過高手撰寫的聲音輸出模組播放這種特製的 稱為 OS 4.0,並且只能搭配他們指定的 CPU與主機板,更慘的是通通停產了。

在Bit Perfect的前提下, 電腦當作數位播放器的所有不確定因素都可以歸責於Clock的精準度
只要這部分DAC使用FIFO Buffter作非同步處理(ex: Master Clock), 加上有良好的電氣訊號獨立(阻絕透過GND/訊號線傳來的高頻雜訊), 在理論上我覺得沒有差別的,後面的訊源是電腦/CDP/純轉盤/Network Player/I2S/SPDIF/AESEBU都是一樣的

不同電腦使用不同光碟機EAC Rip成WAV檔案01有大大有測試過,拿 HEX Editor比較除了檔頭及開頭的空白區間有一些差別外內容資料是完全一樣的, 光碟無刮傷, 光碟機無問題RIP資料正確下我不認為哪台機器哪台光碟機RIP下來的資料會有差別
Ching-Tzun Chang
Ph.D. of Computer Science(University of Tsukuba)
Special Research Scientist, AIST, Japan
---
AndAudio耳機影音討論區FB子社團(我也會在這邊出沒)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95565413823775/
AZ象牙塔網站
sheryl.tw/aztower
頭像
azureimf
SR325
SR325
 
文章: 1973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22, 2006 3:47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j00522000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2:01 pm

azureimf 寫:在Bit Perfect的前提下, 電腦當作數位播放器的所有不確定因素都可以歸責於Clock的精準度
只要這部分DAC使用FIFO Buffter作非同步處理(ex: Master Clock), 加上有良好的電氣訊號獨立(阻絕透過GND/訊號線傳來的高頻雜訊), 在理論上我覺得沒有差別的,後面的訊源是電腦/CDP/純轉盤/Network Player/I2S/SPDIF/AESEBU都是一樣的

基本上Clock的精準度和良好的電氣訊號獨立本身就很難(這些很難有完美)
與其用軟體升頻不如直接當純數位輸出
升頻並不是好東西只是再加工
再到硬體升頻早已失去HiFi的意味
還不如用音訊軟件升頻後轉檔
再撥放反正也是相同的東西
更不用每次播放都要再升頻

azureimf 寫:不同電腦使用不同光碟機EAC Rip成WAV檔案01有大大有測試過,拿 HEX Editor比較除了檔頭及開頭的空白區間有一些差別外內容資料是完全一樣的, 光碟無刮傷, 光碟機無問題RIP資料正確下我不認為哪台機器哪台光碟機RIP下來的資料會有差別

這點在下和W兄爭論過了
在下早已證實不同光碟機RIP下來的資料無差別
半退燒中
當擁有5隻以下的耳機時 注重的是〔音樂〕
當擁有5~10隻的耳機時 注重的是〔音質〕
當擁有超過10隻的耳機時 注重的是〔收藏〕
隨身訊源:早期iPod classic 30GB ,HTC NEW ONE
隨身耳擴:FiiO E17 (好攜帶)
隨身耳機:Ultrasone Signature DJ
家用訊源:PC
家用耳擴:沒
家用耳機:拿來用Ultrasone Signature DJ
升級線材:沒了
j00522000
SR125
SR125
 
文章: 440
註冊時間: 週五 7月 20, 2012 11:16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azureimf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2:12 pm

j00522000 寫:再到硬體升頻早已失去HiFi的意味
還不如用音訊軟件升頻後轉檔
再撥放反正也是相同的東西
更不用每次播放都要再升頻

這點我認同,其實現在大部分DSD撥放瞄準的都是這塊市場吧,先轉好升頻檔案再直接播放
只不過除了Audio-gate轉出的DSD我認為確實有比較好聽(加料)外
用HQPlayer即時升頻下的DSD, 我覺得跟原始PCM升頻差距並不大, 要很仔細聽才能夠感受得出來(邊緣的銳利度等)
另外在HP-A8下,用SD卡播放DSD和HQPlayer透過USB播放DSD,個人是完全聽不出差異的
Ching-Tzun Chang
Ph.D. of Computer Science(University of Tsukuba)
Special Research Scientist, AIST, Japan
---
AndAudio耳機影音討論區FB子社團(我也會在這邊出沒)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95565413823775/
AZ象牙塔網站
sheryl.tw/aztower
頭像
azureimf
SR325
SR325
 
文章: 1973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22, 2006 3:47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j00522000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2:34 pm

azureimf 寫:這點我認同,其實現在大部分DSD撥放瞄準的都是這塊市場吧,先轉好升頻檔案再直接播放
只不過除了Audio-gate轉出的DSD我認為確實有比較好聽(加料)外
用HQPlayer即時升頻下的DSD, 我覺得跟原始PCM升頻差距並不大, 要很仔細聽才能夠感受得出來(邊緣的銳利度等)
另外在HP-A8下,用SD卡播放DSD和HQPlayer透過USB播放DSD,個人是完全聽不出差異的

DSD現在還不成熟
目前DSD基本都是用PCM來做
不管是錄製還是編輯剪接
解碼問題更多現在基本也是多bits解碼
像 ES9018以6bits為一組來解
單bit問題很大這有論文

現在基本DSD解碼是換成PCM输出然後再解碼
ES9018的DSD是通過內部DSP轉換成PCM输出
除了少數幾家,基本上市面上都是這樣做,
所以a兄基本聽到都是PCM的東西
半退燒中
當擁有5隻以下的耳機時 注重的是〔音樂〕
當擁有5~10隻的耳機時 注重的是〔音質〕
當擁有超過10隻的耳機時 注重的是〔收藏〕
隨身訊源:早期iPod classic 30GB ,HTC NEW ONE
隨身耳擴:FiiO E17 (好攜帶)
隨身耳機:Ultrasone Signature DJ
家用訊源:PC
家用耳擴:沒
家用耳機:拿來用Ultrasone Signature DJ
升級線材:沒了
j00522000
SR125
SR125
 
文章: 440
註冊時間: 週五 7月 20, 2012 11:16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azureimf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2:47 pm

j00522000 寫:
azureimf 寫:這點我認同,其實現在大部分DSD撥放瞄準的都是這塊市場吧,先轉好升頻檔案再直接播放
只不過除了Audio-gate轉出的DSD我認為確實有比較好聽(加料)外
用HQPlayer即時升頻下的DSD, 我覺得跟原始PCM升頻差距並不大, 要很仔細聽才能夠感受得出來(邊緣的銳利度等)
另外在HP-A8下,用SD卡播放DSD和HQPlayer透過USB播放DSD,個人是完全聽不出差異的

DSD現在還不成熟
目前DSD基本都是用PCM來做
不管是錄製還是編輯剪接
解碼問題更多現在基本也是多bits解碼
像 ES9018以6bits為一組來解
單bit問題很大這有論文

現在基本DSD解碼是換成PCM输出然後再解碼
ES9018的DSD是通過內部DSP轉換成PCM输出
除了少數幾家,基本上市面上都是這樣做,
所以a兄基本聽到都是PCM的東西

DSD的訊號性質,理論上不是過一個LPF就可以直接輸出了嗎? 理論上有顆適當的電容就好
而大部分DAC CHIP也是把PCM訊號轉換為Delta Sigma 調變(PWM調變變種版), 這種格式其實和DSD也是大同小異
SONY家的S-Master MX也是在做差不多的事情
這部分又回到了到底是給機器轉聲音好還是電腦轉聲音好的問題
這部分我會查一下我手上的AK4399是怎麼樣處理DSD訊號, 如果到頭來還是轉成PCM又以DSD為賣點那就好笑了
DSD和PCM誰優誰劣的確有爭論, SACD出來的時候就先吵過了一次
不過如果是原生DSD訊號(例如KORG MR2錄音)的話,10KHz下能有256個取樣點, 確實是比原始44.1KHz/16bit下的4個取樣點多太多了
目前我所知道是現場錄音很多採用SONY的DXD格式(352.8KHz/32bit)錄音再轉換成DSD或是降頻為44.1KHz/16bit的CDDA, 只要原始資料量足夠我想無論是DSD或是PCM應該都可以達到很不錯的訊號圓滑度
Ching-Tzun Chang
Ph.D. of Computer Science(University of Tsukuba)
Special Research Scientist, AIST, Japan
---
AndAudio耳機影音討論區FB子社團(我也會在這邊出沒)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95565413823775/
AZ象牙塔網站
sheryl.tw/aztower
頭像
azureimf
SR325
SR325
 
文章: 1973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22, 2006 3:47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j00522000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3:03 pm

azureimf 寫:DSD的訊號性質,理論上不是過一個LPF就可以直接輸出了嗎? 理論上有顆適當的電容就好
而大部分DAC CHIP也是把PCM訊號轉換為Delta Sigma 調變(PWM調變變種版), 這種格式其實和DSD也是大同小異
SONY家的S-Master MX也是在做差不多的事情
這部分又回到了到底是給機器轉聲音好還是電腦轉聲音好的問題
這部分我會查一下我手上的AK4399是怎麼樣處理DSD訊號, 如果到頭來還是轉成PCM又以DSD為賣點那就好笑了
DSD和PCM誰優誰劣的確有爭論, SACD出來的時候就先吵過了一次
不過如果是原生DSD訊號(例如KORG MR2錄音)的話,10KHz下能有256個取樣點, 確實是比原始44.1KHz/16bit下的4個取樣點多太多了
目前我所知道是現場錄音很多採用SONY的DXD格式(352.8KHz/32bit)錄音再轉換成DSD或是降頻為44.1KHz/16bit的CDDA, 只要原始資料量足夠我想無論是DSD或是PCM應該都可以達到很不錯的訊號圓滑度

AK4399也是一樣看過圖了 :ale:
有純數位技術的廠家太少
做得好更是屈指可數
"DSD的訊號性質,理論上不是過一個LPF就可以直接輸出了嗎? "
想得太美好 :ale:
以下是純數位
NAD N51
MPD-3 DAC
MPD-5 DAC
DAC8 MKIV8
半退燒中
當擁有5隻以下的耳機時 注重的是〔音樂〕
當擁有5~10隻的耳機時 注重的是〔音質〕
當擁有超過10隻的耳機時 注重的是〔收藏〕
隨身訊源:早期iPod classic 30GB ,HTC NEW ONE
隨身耳擴:FiiO E17 (好攜帶)
隨身耳機:Ultrasone Signature DJ
家用訊源:PC
家用耳擴:沒
家用耳機:拿來用Ultrasone Signature DJ
升級線材:沒了
j00522000
SR125
SR125
 
文章: 440
註冊時間: 週五 7月 20, 2012 11:16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superdennisex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4:07 pm

azureimf 寫:在Bit Perfect的前提下, 電腦當作數位播放器的所有不確定因素都可以歸責於Clock的精準度
只要這部分DAC使用FIFO Buffter作非同步處理(ex: Master Clock), 加上有良好的電氣訊號獨立(阻絕透過GND/訊號線傳來的高頻雜訊), 在理論上我覺得沒有差別的,後面的訊源是電腦/CDP/純轉盤/Network Player/I2S/SPDIF/AESEBU都是一樣的

不同電腦使用不同光碟機EAC Rip成WAV檔案01有大大有測試過,拿 HEX Editor比較除了檔頭及開頭的空白區間有一些差別外內容資料是完全一樣的, 光碟無刮傷, 光碟機無問題RIP資料正確下我不認為哪台機器哪台光碟機RIP下來的資料會有差別



您都說是Clock的問題了,當然數位資料的儲存上本來就不會有問題,我想這也是數位訊號存在的理由
但在播放卻有極大的問題,最主要的兩項問題是您講的 Clock 與 GND雜訊問題,當然在這樣完美的情況下後端用越高級的chip可能就DAC得更漂亮。但請問現今有何種器材敢保證這兩項皆是完美? 這也就是數位器材中最要花錢的兩項不是?
所以人家才說不能用晶片就決定此DAC的性能,否則怎還會有支持老機派的信眾?
轉換過去後的類比處理也是....不討論。


數位還有很多不知曉的部分,也不用把話說得太死,舉例來說非同步處理DAC原本就是以自己的Clock去重取數位訊號,要作升頻什麼的也是就順便處理,但這樣理論上在資料肯定相同的情況下,不論使用何種訊源,甚至換條USB線應不會產生差別,但就是產生差別了,所以理論是什麼與實際發生什麼總是無人能100%的肯定,但這也是科技要持續進步的原因。 :mad:
superdennisex
SR40
SR40
 
文章: 37
註冊時間: 週四 11月 22, 2012 8:06 pm

Re: 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之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文章azureimf 發表於 週二 5月 14, 2013 5:07 pm

superdennisex 寫:您都說是Clock的問題了,當然數位資料的儲存上本來就不會有問題,我想這也是數位訊號存在的理由
但在播放卻有極大的問題,最主要的兩項問題是您講的 Clock 與 GND雜訊問題,當然在這樣完美的情況下後端用越高級的chip可能就DAC得更漂亮。但請問現今有何種器材敢保證這兩項皆是完美? 這也就是數位器材中最要花錢的兩項不是?
所以人家才說不能用晶片就決定此DAC的性能,否則怎還會有支持老機派的信眾?
轉換過去後的類比處理也是....不討論。

數位還有很多不知曉的部分,也不用把話說得太死,舉例來說非同步處理DAC原本就是以自己的Clock去重取數位訊號,要作升頻什麼的也是就順便處理,但這樣理論上在資料肯定相同的情況下,不論使用何種訊源,甚至換條USB線應不會產生差別,但就是產生差別了,所以理論是什麼與實際發生什麼總是無人能100%的肯定,但這也是科技要持續進步的原因。 :mad:


所以不會受到GND/電線間雜訊傳遞/天線效應影響的就是光纖啊,所以我才在我的文中建議使用光纖作為訊源和DAC間的傳輸介面

最近的USB DAC, 有許多已經實裝了USB電源和訊號的隔離系統,例如我文中推薦的Rasteme UDAC32R就有在商品說明中強調這點, TEAC UD-501和HP-A8也有用繼電器/基板隔離來實裝類似介面

單就USB線影響音質部分,目前我仍持否定且質疑的立場
就算是電腦端有雜訊,也不會是USB線所產生的(除非USB線身屏蔽極差加上室內空間各種電波交錯的情況)
至少對於新手,我會建議他們在還沒有把耳機,耳擴,DAC訊源和電源供應準備完成之前, 我不建議他們花任何時間和精力和金錢在數位線材上面, 當然也不建議他們換電源線, RCA線材則使用一定等級即可
Ching-Tzun Chang
Ph.D. of Computer Science(University of Tsukuba)
Special Research Scientist, AIST, Japan
---
AndAudio耳機影音討論區FB子社團(我也會在這邊出沒)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95565413823775/
AZ象牙塔網站
sheryl.tw/aztower
頭像
azureimf
SR325
SR325
 
文章: 1973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22, 2006 3:47 pm

下一頁

回到 新耳機系統討論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Majestic-12 [Bot], MorrissLom 和 16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