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分離的綜合擴大機比較好?

家用音響系統, 訊源、音響、家庭劇院、音響觀念等音響系統討論專區。

前後分離的綜合擴大機比較好?

文章阿毛 發表於 週二 1月 09, 2001 12:58 am

通常很多人會有這種觀念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
侏儒的眼球裡藏著一個9尺的巨人•我在浴缸裡游了來回9趟自由式-極小空間•極大自由•台灣渥克劇團

由 阿毛 於 02/23/2002 02:02:23 修改
阿毛
論壇顧問
論壇顧問
 
文章: 4248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05, 2000 2:44 am
來自: Taipei

文章RogerShih 發表於 週二 1月 09, 2001 2:44 am

我覺得更多人不清楚擴大機的分類耶,像是前級、後級、綜合、AV,就有不少人搞不清楚 :eeh:

綜合機是將前後級做在一部機殼內是嗎?那麼綜合機內的前後級分離的意義在哪裡呢?


--
專心潛水,少一點聒噪 :D
頭像
RogerShih
論壇遊俠
論壇遊俠
 
文章: 5773
註冊時間: 週一 12月 04, 2000 8:59 pm
來自: 中華民國的豬窩

文章阿毛 發表於 週二 1月 09, 2001 3:07 am

跟一個能夠設計東西(而不是只會照別人的線路裝機喔)的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

結論是:在一般情況下,綜合擴大機比較好。
何謂一般情況下?就是一般人不會發燒到「窮兵黷武」的情況下。例如你玩到很大很大的怪獸後級,機子體積很大,變壓器很大,電流哼聲也相對增大的情況下,分體隔離,是一個解決電流聲的方案。但是綜合也能做到吧,如果像高級機種那樣用銅板隔離,也是能做到相當完善的隔離啊。

就單純技術面來說,任何分體式機種的好處,綜合機都能達成。要電源分離?裝兩個電源線分別到兩個環型變壓器也可以啊。

而綜合機的好處呢?分體式就辦不到了。
例如:訊號傳導的直接。
在綜合機中,前級訊號到後級不過短短幾公分,分體式呢?用一公尺的訊號線,如果用相同材質的銀線,綜合機的表現會比分體式好,也不用透過RCA母座、公頭的層層傳導,訊號流失的自然較少,也省下不少線材錢。

而且,沒有搭配的問題,這點很重要。
大家記得阻抗的匹配吧。前後級的阻抗匹配其實很重要,但是在我們購買分體性擴大機的時候,我們卻很難得知兩者的匹配度是否「天衣無縫」,結果又是一場搭配遊戲的產生。

於是我總覺得,分體性擴大機是一種潮流,也是一種商業策略:賣兩台的錢總是比賣一台的錢好賺。




————————
侏儒的眼球裡藏著一個9尺的巨人•我在浴缸裡游了來回9趟自由式-極小空間•極大自由•台灣渥克劇團
阿毛
論壇顧問
論壇顧問
 
文章: 4248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05, 2000 2:44 am
來自: Taipei

文章gdr 發表於 週二 1月 09, 2001 6:07 am

阿毛兄把順序搞錯了吧,一開始前級和後級是分開的
前級負責音量調整和訊號放大,後級負責電流放大
後來日戲廠商為了打低價位,才發展出綜合擴大機降低成本.原本歐美的廠商嗤之以鼻,後來市場證明,
便宜比較受歡迎 ^^
所以以後都應該是綜合機的天下吧,畢竟微型化是必然的趨勢
gdr
SR60
SR60
 
文章: 79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05, 2000 12:58 am
來自: 880我要把你買回來

文章阿毛 發表於 週二 1月 09, 2001 6:33 am

在歷史上綜合是先開始的
管機的年代就是如此
尤其在當年高效率喇叭的助陣之下
單端小瓦數擴大機
更是沒有分體的必要性

發展到HI-END的窮兵黷武年代分體式的機種才算是發揚光大,當然,這跟音響系統走入家庭,號角喇叭體積過大,因而誕生的低效率動圈式小喇叭也有相當的關係:必v的需求大增。

分體式後級提供了不同需求選擇的餘裕。



————————
侏儒的眼球裡藏著一個9尺的巨人•我在浴缸裡游了來回9趟自由式-極小空間•極大自由•台灣渥克劇團
阿毛
論壇顧問
論壇顧問
 
文章: 4248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05, 2000 2:44 am
來自: Taipei

文章forest 發表於 週二 1月 09, 2001 12:51 pm

其實早期以LP與TAPE為主
而兩者都需要所謂的等化線路來將訊號還原(因為高低音都因當時的技術與材料的關係,而不得以做一些妥協)所以當CD出現時,才會讓大家如此驚豔,只不過因為技術的極限,而將取樣頻率設為44.1KHZ
而使得高音與對比下有些刺耳.
我想DVD AUDIO或藍光雷射的都應該可以改善這些問題

而綜合機熟好熟壞,我想爭論永遠不會停止.
不過就以設計的觀點
前級與後級兩者的做用完全不同
如果分開設計,將可以使問題簡化.
以音響設計而言,前級的難度較後級高
forest
SR40
SR40
 
文章: 27
註冊時間: 週二 1月 09, 2001 12:33 pm
來自: ,,

文章forest 發表於 週二 1月 09, 2001 12:52 pm

其實早期以LP與TAPE為主
而兩者都需要所謂的等化線路來將訊號還原(因為高低音都因當時的技術與材料的關係,而不得以做一些妥協)所以當CD出現時,才會讓大家如此驚豔,只不過因為技術的極限,而將取樣頻率設為44.1KHZ
而使得高音與對比下有些刺耳.
我想DVD AUDIO或藍光雷射的都應該可以改善這些問題

而綜合機熟好熟壞,我想爭論永遠不會停止.
不過就以設計的觀點
前級與後級兩者的做用完全不同
如果分開設計,將可以使問題簡化.
以音響設計而言,前級的難度較後級高
forest
SR40
SR40
 
文章: 27
註冊時間: 週二 1月 09, 2001 12:33 pm
來自: ,,

文章supra 發表於 週二 1月 09, 2001 8:19 pm

'以音響設計而言,前級的難度較後級高'
這句話是真的嗎?我是音響新手,可是就我所知,現在因為多數人不玩LP,CD player的輸出電平又高,前級的放大弁鄍i說是不需要了,而只剩下組抗匹配與訊源選擇,頂多再加上音量調整罷了。因此一個被動式前級在設計上應該是較不具難度的吧!我想。我這樣的觀念是對的嗎?請教各位高手,謝謝。
supra
SR60
SR60
 
文章: 56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08, 2000 1:48 am
來自: 台中

文章阿毛 發表於 週三 1月 10, 2001 2:30 am

'以音響設計而言,前級的難度較後級高'

這句話沒錯。
但是,所有的東西都有其相關前提,所以,就LP來說,這是絕對正確的。因為低電平訊源需要放大的倍數遠大於高電平訊號,在放大如此高倍數(100倍)的前級中,雜訊也會被相同放大,所以要求得安靜、高S
阿毛
論壇顧問
論壇顧問
 
文章: 4248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05, 2000 2:44 am
來自: Taipei

文章colin2a3@cm1.hinet.net 發表於 週三 1月 10, 2001 3:25 am

我以前也不相信前級, 不過最近玩的快發瘋了 ,------結論 , 提供不同的音色與搭配 , 在某些系統上能提供立竿見影的效果

就好不好玩來看 , 至少比換線材來的有意義 .
colin2a3@cm1.hinet.net
SR40
SR40
 
文章: 27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31, 2000 3:04 am
來自: Kaohsiung

文章阿毛 發表於 週三 1月 10, 2001 3:39 am

呵呵
colin兄也來了
沒錯,就搭配的層次上,前級能提供不同的音色與搭配 , 在某些系統上能提供立竿見影的效果。

我並不否認前級的重要性,綜合機種也是要有好前級線路的,只是就一個設計者而言,colin兄覺得「分體式」與「綜合式」之間有何優劣呢?

提這個問題其實是因為一般消費者總是認為分體式比較好,我想透過這個問題,來建立一些思考的累積。謝謝。


————————
侏儒的眼球裡藏著一個9尺的巨人•我在浴缸裡游了來回9趟自由式-極小空間•極大自由•台灣渥克劇團
阿毛
論壇顧問
論壇顧問
 
文章: 4248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05, 2000 2:44 am
來自: Taipei

文章阿毛 發表於 週五 2月 02, 2001 2:58 pm

看到這篇跟我原本討論這個話題相關
也說明了我的想法
就貼上來吧


簡單 ──黃智鈺

兩年多前,我才決定了放下一切,很認真的過我真正想要的簡簡單單的生活。我很滿意當時的決定。假如你真的寧願簡單、渴望簡單;發自內心的體認到簡單之必須、簡單之不可或缺,很多事情也就自自然然、簡簡單單地簡單起來了。
我的音響,也很簡單。
我有一部CD唱盤、一部自己裝的真空管擴大機和一對喇叭。或釵釩雃h人的音響系統也是這樣組成的,特別是所謂入門級的組合。但我的系統不太一樣。它們內在的特質更簡單些。 CD唱盤在試過不少部DAC之後,雖覺得它們有一些不同,也可以說好上一些,但就是不夠好到讓我覺得非有不可。擴大機是一部用直熱式三極管(300B)做成單端放大,每聲道隻有8W的機器。喇叭是一對每聲道使用一隻六寸半全音域單體的系統。
這是一套使用「減法」到極致的系統(哦,幾乎極致啦,因為還沒試過單聲道)。我減去了什?呢?為了比較有條理的闡述,我先告訴你項目,再告訴你為什?。
首先就我的系統而言,前級擴大機是沒必要的。其次我的擴大機是最單純的放大型態,它的內部結構裡沒有一般擴大機所必須有的分相器,而且我的喇叭沒有分音器。
現在讓我告訴你,前級擴大機根本沒有必要的理由,甚至在我的觀點看來,它的存在幾乎隻是商業上的「陽謀」。當然這樣的說法並不適用於仍在使用LP唱盤的人。
要了解前級擴大機的不必要,得先從以前它為什?有必要談起。
在以前,我們的訊源有很多種,而且重頭戲落在唱頭放大器身上,那時是LP當紅的時期。唱頭的輸出電壓很小(一般來說,MM唱頭約為3一5mV,MC唱頭還要再小上十倍),而且它的訊號在錄制時經過「預強調」的處理,因此我們在設計唱頭放大器時不但要相當高的放大率(增益),還得很精確的將訊號「解強調」,也就是還原成平直的頻率響應。後者是精確性的問題,但前者──將極小的訊號放大──即有很高的難度,因為它所處理的訊號小到很容易受周邊元件、環境的幹擾。這時,為了盡可能純凈的將訊號放大,最根本的作法就是把整個電路隔離出來,用獨立的箱子裝起來,更講究的,再把電源供應也隔離開來,變成兩件式。換句話說,將單純的擴大機分成「前級+後級」乃至唱頭放大
阿毛
論壇顧問
論壇顧問
 
文章: 4248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05, 2000 2:44 am
來自: Taipei

文章colin2a3@cm1.hinet.net 發表於 週日 2月 04, 2001 3:26 am

漂亮 ! 是一個用心聽音樂者的肺腑之言 ,

我又詳細看了一遍, 基本上黃 'r 還是有一點點前級的觀念 ,
-----先把訊源放大 , 再經 VR----- 是一個所謂 ' 前級 ' 的架構 ,
就體積及重量來講 , 把他做分開對我來說是比較輕鬆的 ,
而且還有一個好處 , 可以三不五時救救那些設計差一點的 ' 直入後級 '
colin2a3@cm1.hinet.net
SR40
SR40
 
文章: 27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31, 2000 3:04 am
來自: Kaohsiung

文章kwtsai 發表於 週日 2月 04, 2001 4:45 am

其實我們現在用的5842不就是黃'r文章的完全實作嗎?
kwtsai
SR80
SR80
 
文章: 255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07, 2000 7:17 pm
來自: 中華民國,,

文章阿毛 發表於 週日 2月 04, 2001 10:21 am

其實我們現在用的5842不就是黃'r文章的完全實作嗎?



在耳機來說的話應該可以說「完全」這兩個字
喇叭的適應範圍到底是小的


————————
侏儒的眼球裡藏著一個9尺的巨人•我在浴缸裡游了來回9趟自由式-極小空間•極大自由•台灣渥克劇團
阿毛
論壇顧問
論壇顧問
 
文章: 4248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05, 2000 2:44 am
來自: Taipei

文章kwtsai 發表於 週日 2月 04, 2001 10:36 am

阿毛以你的的看法
以多大的輸出必v才有合理的實用性呢
以91db 8歐姆的喇叭當基準好了
kwtsai
SR80
SR80
 
文章: 255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07, 2000 7:17 pm
來自: 中華民國,,

文章阿毛 發表於 週日 2月 04, 2001 11:39 am

阿毛以你的的看法
以多大的輸出必v才有合理的實用性呢
以91db 8歐姆的喇叭當基準好了


唉喔
這個問題很麻煩ㄝ
(其中隱含的命題很多)
簡單的算是可以啦
91db—1瓦
94db—2瓦
97db—4瓦

照理說4瓦的必v是足夠的了,來過我家的人聽過3瓦配90db也足以爆翻天了,但是,如果我們繼續挑惕一點來思考這個問題,在知識領域上無意妥協,首先我們要了解這種參數的問題。

第一:靈敏度參數是在喇叭距離聆聽者1公尺的地方測得的,三公尺的話大約要減掉3db!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大多數人距離喇叭3公尺的話,所買號稱的90db喇叭其實對你來說只有87db。

第二:就音樂「動態」來說,效率再高的喇叭+再大的必v也不夠。動態範圍就是從最小聲到最大聲的幅度。同時,也能反映出對聲音的靈敏程度。理論上講,未來新規格DVD AUDIO的24bit的動態范圍應該是144dB。但是,目前尚未有144dB的機種出現,其主要原因是由於錄音設備及其他技術因素造成的。最先進的錄音麥克風的動態范圍也超不過120dB。但即使只有120dB,對應到我們的喇叭與擴大機上,我們能得到的就又更少了。所以,必v永遠都是問題(所以整個音響之路才會走向必v的不歸路),我自然不覺得要追求無限大。但如果可以,在音質能滿足我的範疇中,必v上我寧可取大。

第三:現實生活的音響系統,呈現人耳可及的動態範圍,大約是到100dB,超過100dB,音樂聽來也是噪音。即使加上聆聽環境的背景噪音,器材本身的噪音,造成再生音樂的noise floor往上提升,總的來說,喇叭系統能發出超過100dB以上的音壓,已經是足夠了。當然,加上聆聽位置的距離,擴大機輸出必v應該在合理範圍內求大。 這也是5842此類小必v夜半人靜聽與白日車馬喧嘩聽是兩回事的主要原因:noise floor。


第四:考慮擴大機的過荷可能。大必v的意義不是只有大音壓,還有音樂瞬間的動態承受能力。 小必v配高效率我聽的不少,不算太過分的音壓之下,還是經常會碰到過荷的狀況。其實,每台擴大機都會有過荷的可能,大一點必v可以減少過荷的狀況。

所以,以91db 8歐姆的喇叭當基準。
我真實的算法是先減掉它3dB(聆聽距離),算到100dB的需求必v。
以88dB計算
88db—1瓦
91db—2瓦
94db—4瓦
97db—8瓦
100db—16瓦

這是我對理想必v的粗淺計算方式。

以我新定的SCAN-SPEAK的89db來說則是
86db—1瓦
89db—2瓦
92db—4瓦
95db—8瓦
98db—16瓦
101db—32瓦

就是需要一台A2類工作的211。


————————
侏儒的眼球裡藏著一個9尺的巨人•我在浴缸裡游了來回9趟自由式-極小空間•極大自由•台灣渥克劇團
阿毛
論壇顧問
論壇顧問
 
文章: 4248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05, 2000 2:44 am
來自: Taipei

文章kwtsai 發表於 週一 2月 05, 2001 4:53 am

全音域單體在細節及高低頻延伸性的限制的原因在哪裡?
或者另一個問題
高效率喇叭為何在主流音想系統不被青睞
它省掉釵h問題不是嗎?
如果有96db的靈敏度
三瓦的2a3夠滿足我想絕大多數使用者的要求了
高效率的達成非得要犧牲掉什麼不可嗎?


5842給我很多驚異,當然一方面是我涉略還太少
但我現在逛中華路或西寧,已經很不容易聽到讓我
很感動的聲音了,如果是,那成本高過現在我用5842為主的系統所得到的很多很多倍!
所以我才對小必v系統深深著迷!
當然現有系統限制仍太大
我在找突破限制的'最簡'解決方案
你propose的系統很迷人
但在我目前的road map上它仍太昂貴
最近一直黏colin兄,他有秘密武器喔!
kwtsai
SR80
SR80
 
文章: 255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07, 2000 7:17 pm
來自: 中華民國,,

文章阿毛 發表於 週一 2月 05, 2001 6:27 am

>>全音域單體在細節及高低頻延伸性的限制的原因在哪裡?

很簡單,物理限制啊。一個單體怎麼可能又要大的發出足夠低頻,又小的發出足夠高頻呢?

>>或者另一個問題
高效率喇叭為何在主流音想系統不被青睞
它省掉釵h問題不是嗎?

有啊,手提音響、床頭音響、電腦喇叭…用全音域的可多了,的確為這些廠商省下很多問題。

>>如果有96db的靈敏度
三瓦的2a3夠滿足我想絕大多數使用者的要求了
高效率的達成非得要犧牲掉什麼不可嗎?

高效率不止是全音域一種,這個問題太大了(包含號角、同軸…)。嗯,先留給你自己想一想吧。

>>5842給我很多驚異,當然一方面是我涉略還太少
但我現在逛中華路或西寧,已經很不容易聽到讓我
很感動的聲音了,如果是,那成本高過現在我用5842為主的系統所得到的很多很多倍!

嗯,不見得有你想的那麼多倍吧。多聽聽,多想想吧。

>>當然現有系統限制仍太大
我在找突破限制的'最簡'解決方案

找到了嗎?



————————
侏儒的眼球裡藏著一個9尺的巨人•我在浴缸裡游了來回9趟自由式-極小空間•極大自由•台灣渥克劇團
阿毛
論壇顧問
論壇顧問
 
文章: 4248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05, 2000 2:44 am
來自: Taipei

文章JCP 發表於 週一 2月 05, 2001 12:51 pm

還有大家所喜歡的耳機,也是用全音域單體啊(Colin兄提醒我的)。很多耳機的高低頻延伸、細節都不輸分音式的喇叭,所以我想跟空間、聲音物理等也有很大的關連。
JCP
SR325
SR325
 
文章: 1203
註冊時間: 週一 12月 04, 2000 9:28 pm
來自: 中華民國,,


回到 音響系統討論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5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