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開箱】就。很。Elite。- Meze Audio Elite

所有形式耳機與耳機驅動器相關討論,耳機系統專區.

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北極熊開箱】就。很。Elite。- Meze Audio Elite

文章Yazi 發表於 週日 10月 10, 2021 6:57 pm

圖檔
(Credit: Meteor Juan,圖片均自行拍攝 & 後製。)

文章同步發表於小弟的部落格,歡迎大家到小弟的部落格中觀看:
Yazi Lightar 在痞客邦的小天地 http://yazilightar.pixnet.net/blog


首先,非常感謝 Meze Audio 願意外借本次評測樣機,讓小弟有機會體驗到這麼優質的產品;再來要感謝女王大在拍攝和後製的指導,讓小弟有拿得上檯面的圖片;最後要感謝每一位閱讀文章的讀者,有你們的支持是小弟撰寫文章的動力,也建議您多參考其他評論文章,以期獲得一個更加客觀的結論。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進入今天的主題:

【北極熊開箱】就。很。Elite。- Meze Audio Elite

圖檔



前言

前一代 Meze Audio Empyrean 本熊記得是在兩年前圓山音響展聽過,雖然留下深刻印象,但 Empyrean 獨特的音調總覺得還有改善空間;上個月本熊於 2021 高雄耳機祭遇到 Meze Audio 新一代產品 Elite,一聽就被正中紅心,正朝思暮想地說不知哪時才能仔細體驗,朋友就馬上幫忙商借到 Elite,千載難逢的機會當然不能放棄,放下了初體驗的興奮感,也解除展場核彈級的前端訊源,終於有機會理性地來分析一下 Elite。

考慮到很多朋友對該品牌比較陌生,本熊先來介紹一下 Meze Audio,以 Lyre里拉琴當作 Logo 的 Meze Audio 於 2011 年在羅馬尼亞成立,老闆 Antonio Meze 是一位工業設計師,在擔任多家公司的設計師生涯中,開始萌發設計一款結合舒適、美學和好聲音三大要素的耳機;Meze Audio 第一款完全自行研發的產品– Meze 99 Classics,是一款獨具風格的胡桃原木耳機,於 2015 年在眾籌平台問世,迅速地吸引大家的目光,也開啟 Meze Audio 後續更大的野望;為了往更高的層級邁進,Meze 在 2018 年協同具有三十年平面振膜研發經驗的烏克蘭Rinaro Isodynamics 聲學團隊,共同研發推出平面振膜耳機 Empyrean,獨特的振膜設計和精緻高雅的外型,一舉將 Meze Audio 推上高階耳機品牌殿堂。

經過三年收集意見回饋和技術改良,Meze Audio 於今年再度推出改良新作 『Meze Audio Elite』,沿用上一代碳纖維頭樑、高精密 CNC 鋁合金框架、和真皮頭帶組建而成的精緻高雅外型,並搭載新一代 MZ3SE 平面振膜單體,應用上全新開發的 RINARO PARUS® 專利振膜,在維持 4650mm2 大面積下,進一步減輕近 1/3 的振膜重量,讓 Elite 能夠傳遞出更加清透的聲音,希望能增強平板振膜單體在高頻區段的表現;Elite 在機構上大量延續 Empyrean 的設計,主要是針對發聲單體進行一番改良,使得 Elite 更像是一款繼承 Empyrean 元素的改良版,價格也水漲船高地提升 1000 美元,那最終的成果是否符合其售價?底下就讓本熊來分享一下近期的使用心得吧!



產品設計和特色

▼ Meze Audio Elite 的外包裝上面印著印號- Empyrean Elite,並帶有 Empyrean 系列獨特的背板紋路,雖然只是一般的厚紙盒,不過打開後別有洞天,Meze Audio 同樣為 Elite 配置了金屬手提箱,確實是比拋棄式外包裝來得有質感和環保。
圖檔
圖檔

▼ 打開手提箱就直接能夠看到 Elite 本體,所有部件都被厚厚的泡棉包覆,提供非常良好的保護性,鋁金屬手提箱的品質也相當不錯,看起來能夠承受長途攜帶使用,提箱使用常見卡扣設計,對於常旅行的消費者來說,這樣的收納提箱有其便利度。
圖檔

▼ 配件部分分幾個部分說明,除了上面的金屬手提箱,Elite 自然也附上高品質的無氧銅耳機導線,和耳機連接的端子部分採用專業器材常採用 mini-XLR,至於和播放器材連接的端子部分,能夠選擇常見的 3.5mm、6.3mm、或是 4 pin XLR,另外官方還提供鍍銀或純銅 PCUHD(Pure Copper Ultra High Drawability) 升級線,升級線額外提供 4.4mm 選項;本次測試樣機是隨附 1.2 公尺 3.5mm 無氧銅耳機導線。
圖檔

▼ ELITE 隨機就配有兩對獨特的耳罩,除 30mm 厚的 ALCANTARA® 耳罩外,另有專為 Elite 設計的 25mm 混合式耳罩,內墊為 ALCANTARA® 穿孔內部,加上真皮外部而成。
圖檔

▼ 接下來我們正式進入主題- Elite 耳機本體,Elite 帶有複雜幾何紋理的 CNC 削切銀色鋁合金外框,搭配上同樣帶著複雜雕刻形狀的深黑色網面背板,締造出一個既現代又古典的高雅外型,這也是 Meze Audio 信奉的理念 – 創造經得起時代考驗的精緻產品,畢竟老闆是工業設計師,在 Elite 上這份熱誠展現無遺。
圖檔
圖檔

▼ 耳機不能只是外型好看,配戴舒適度也是重要的考量,或者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環,畢竟戴起來不舒服後續一切都免談了,Meze Audio 在這方面也是投入心力,Elite 使用專利的壓力分配頭戴,能有效地將重量更平均的分散,搭配輕盈的碳纖維材質頭梁,大幅提升長時間配戴的舒適度;真皮頭帶上除了壓印 Elite 字樣外,連接處也印上 L/R 供辨識。
圖檔
圖檔
圖檔

▼ Elite 採用無段式調整結構,利用特殊的金屬機構連結碳纖維頭梁和耳罩,頭梁能夠在黑色金屬圓柱自由的上下滑動,並藉由適當的阻尼固定,讓使用者能夠自行調整適合的位置。
圖檔
圖檔

▼ 接下來我們來看 Elite 的靈魂所在- 混合陣列平面振膜單體(Isodynamic Hybrid Array driver),由照片我們能直接看到金色線圈、黑色磁鐵、和灰色聚合物支撐外框,和常見的動圈單體不同,平面振膜單體有點像是將線圈平舖在振膜上,而 Elite 獨特之處是採用“混合陣列”設計,這點我們將於後續的章節討問。
圖檔
圖檔

▼ Elite 如上所述,採用相當耐用的 4 pin mini XLR 端子,並且用紅藍標示出左右耳區別,耳機分線器和插針都採用金屬材質,耳機線使用網布包覆減少摩擦,3.5mm 插頭部分有特別墊高一些,避免部分行動裝置因保護套造成空間不足的問題。
圖檔
圖檔


看完了以上的外觀介紹,相信大家都對 Elite 有了深度的瞭解,本熊在這邊為各位整理一下 Elite 的特色,供大家選購時做一個參考:

● 精緻幾何形紋理的鋁合金框架,超過 20 小時的精密 CNC 製作工藝,呈現出高雅精緻的外型。
● 輕盈的鋁合金支架和碳纖維頭梁,讓碩大的體積只有 430g 重。
● 真皮頭帶搭配專利減壓懸掛支撐系統,將耳機重量平均分布在頭部,帶來更好的舒適體驗。
● Elite 的核心元件 MZ3SE 單體,基於平面振膜技術建構開發的嶄新動力混合陣列驅動架構,雙軸雙線圈系統陣列設計,可在創建出平衡的頻率響應,亦解決傳統平面振膜單體信號反射時時間延遲進入耳道的問題。
● 搭載有效面積達 4650mm3 的全新專利 Rinaro Parus® 振膜,改善振膜的機械強度,並創造出更輕盈的質量。
● Isomagnetic® 耳罩系統,透過單體產生的磁場固定耳罩,並以專利鐵磁板將磁場引導回單元之上,提高 12% 輸出(約 1dB),更降低 95%影響著聆聽者的雜散磁場。
● Elite 隨附 30mm 厚 ALCANTARA® 耳罩和專為 Elite 設計的 25mm 厚全新混合式耳罩,提供兩種不同音色供選擇。




硬體架構探討

已經很久沒碰上這麼值得探討構造的耳機,一方面也是因為 Meze Audio 原廠自行披露相當多資訊,顯示他們對自己技術力的自信心,本熊相當喜歡官方網頁的一句話“PASSION BROUGHT US HERE. TECHNOLOGY MADE IT HAPPEN.”,可以看出 Meze Audio 以技術力作為本位的理念,音響是科學和美學結合的產物,沒有堅實技術力的支撐下,強調聲音優美都只是空談。

Meze Audio Elite 在設計上繼承眾多 Empyrean 的元素,首先在耳機外殼設計上,Meze Audio 投入大量的心力,畢竟對於一款旗艦級產品來說,消費者付出這麼多金錢,除了原本就該擁有的優異音質之外,精緻、合理、美觀的工業設計也是買家所應得的,像是早幾年的旗艦標竿 Sennheiser HD800 就是一款在音質和工業設計同樣出色的產品,不過市面上還是有太多產品無法在兩者間作出合適的平衡,出色的工業設計不只是為了要讓耳機好看,更重要的是考量人體工學和對聲音影響的合理性,Meze Audio Elite 是本熊覺得近期設計相當優異的產品。

那讓我們來看一下 Elite 的外觀設計,為了大幅度減輕耳機重量並兼顧耐用度,Elite 在材質上選用質輕耐用的鋁合金為材料,搭配精緻的 CNC 工藝來製作 Elite 的外框,頭樑部分也使用輕盈的碳纖維支架,在提供高強度耐用性下兼顧輕量化的要求,就官方說法製作一副 Elite 的金屬外框就須花費超過 20 小時的製程,而且繼承 Meze 99 Classics 所有部件皆可替換維修的環保精神,Elite 的組件也都是可以替換,原廠也承諾會持續保留維修備料,讓耳機不用再為小零件毀損就報廢。

▼ Elite 的所有零件的分解圖。
圖檔
Credit:Meze Audio。

除了輕量化之外,Elite 在人體工學方面也是下足功夫,頭戴使用真皮材質,並採用專利的壓力分配設計,獨特的彎曲造型將耳機重量更進一步往兩側分散,提供更大的接觸面積,有效減輕下壓的力道;Elite 的耳罩形狀也是精心設計過,耳罩採用獨特的鵝卵型設計,將多餘的面積削減(圓形 3413.07mm2 鵝卵形 2258.38mm2),在最輕的重量下提供最大輸出音壓,也連帶改變振膜的形狀,這也是為何 Elite 的振膜不是常見圓形。

▼ Elite 頭帶和耳罩形狀設計示意圖。
圖檔
圖檔
Credit:Meze Audio。

此外,我們都知道耳罩的厚薄、材質、形狀都大大的影響聲音的表現,Elite 在這方面也特別重視,提供 ALCANTARA® 和「混合型」(ALCANTARA®+真皮) 兩種材質的耳罩,同時 Elite 的耳罩採用獨特的 ISOMAGNETIC® 磁吸式設計,耳罩能夠輕易地裝卸,無須卸下任何螺絲或卡扣,直接擺放上去就能吸附定位,令人更訝異的是,耳罩事實上也是耳機磁器迴路的一環,耳罩內部的磁吸板除了擔當將耳罩固定在耳機上的功用之外,還能夠阻隔 95% 以上的雜散磁場,並將雜散磁場集束回去,增加 12% 的耳機磁器迴路強度。

▼ ISOMAGNETIC® 作用示意圖。
圖檔
Credit:Meze Audio。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 Elite 的核心元件 – 由 Rinaro Isodynamics 所開發的混合陣列平面振膜單體 - ISODYNAMIC HYBRID ARRAY DRIVER,型號從 Empyrean 的 MZ3 變成 MZ3SE,所謂的混合陣列是指:混合了彎折式(SWITCHBACK)和螺旋式(SPIRAL)兩種不同構造音圈所組成,利用彎折式適合帶動大面積振膜來產生深邃的低音,再依靠具有高指向性、位於振膜下半部且對準耳道的螺旋式音圈來生產精準的中&高頻區域,使得 Elite 近似於擁有兩個單體的陣列系統,這樣獨特的設計起源於 Empyrean,在高頻測量數據上也確實大幅改善平面振膜高頻容易出現時域差問題。兩側對稱的混合式陣列釹磁鐵,可產生 0.35 Tesla 磁力迴路,而外層強化塑料支架可承受磁鐵產生的 12,7N 負載。

▼ 由 Rinaro Isodynamics 所開發的混合陣列平面振膜單體 - ISODYNAMIC HYBRID ARRAY DRIVER。
圖檔
圖檔
圖檔
Credit:Meze Audio。

而 Elite 則是在相同設計邏輯下,更進一步減輕振膜的重量,Elite 使用新一代的 RINARO PARUS® 超薄雙向拉伸半結晶聚合物振膜,以順序雙軸延展技術在高溫下橫向拉伸聚合物的工藝製成,高分子材質往拉伸方向規則排列,提升密度與薄膜強度,讓機械性和阻氣性變好,且重量只有前一代的三分之二,為 Elite 的聲音表現帶入看似不重要,實際上舉足輕重的優勢。

▼ RINARO PARUS® 超薄雙向拉伸半結晶聚合物振膜。
圖檔
Credit:Meze Audio。

由以上介紹,大家應該有發現 Elite 從重量、耳罩形狀、配戴感、振膜形狀和面積、甚至到磁器迴路都是環環相扣,可以看出 Elite 的所有組件設計都是精心規劃過,體現出旗艦產品的優勢所在,不過這也代表開發時間漫長和高額的經費消耗,使得旗艦產品往往無法具備親民的售價。



測試環境和使用體驗

本次的測試樣機為展示用機,雖然 Meze Audio 提到每個由 Rinaro Isodynamics 製造的單元,在進行耳機的最終組裝之前,都在烏克蘭進行百多小時的測試及播放,不過由於是處於新機的狀態,為確保耳機處於最佳狀態並權衡評測時間,我們將之進行了大約 50 小時的 Burn-In,Burn-In 前後的低頻段變得更加穩定一些,不過其他部分暫未出現明顯的變化,也許更長的 Burn-In 時間會出現其他變化?這點就有待之後的相遇了。

▼ Elite 如官方宣傳相當好驅動,但如同其他旗艦級耳機一樣,Elite 會忠實反映前端訊源的品質。
圖檔


雖然 Elite 擁有較高的靈敏度和較低的阻抗,一般隨身裝置也能夠獲得足夠的音量,但幾乎全開放的背板,應該是設計給安靜的環境下使用,為了符合客製化耳機的使用情境,本次評測使用 Violectric DAC V850 + Cayin C9 作為主要訊源,另外搭配 HiBy R6 + Cayin C9 作為輔助訊源,搭配測試樣機原裝的 3.5mm 耳機導線,Meze Audio 有提供包含平衡端子等升級線選項,不過不在本次的測試範圍;Elite 對前端訊源的要求如原廠所強調,真的不會非常嚴苛,不過 Elite 對前端訊源靈敏度,或是說反映前端訊源個性的能力非常高,也使得 Elite 的搭配可玩性高,像是 Cayin C9 的真空管/晶體雙音色就能顯露出明顯區別;本次對比的耳機為 Sony MDR-Z7、Sennheiser HD800 和 Meze Audio Empyrean 等,由於對比的耳機多為耳機店內試聽,交叉測試前端難免會有些不同,建議對此次的評論保持多一分存疑。



主觀聲音評論

Meze Audio Elite 擁有頂級的工業設計和做工品質,那在聲音表現上是否能夠支撐起旗艦級的定位?本熊可以很興奮的告訴大家,Elite 具備相稱其他優點的優良音質,是一款展現出旗艦產品該有氛圍的耳機,相較於上一代聲音獨具特色但稍不均衡的 Empyrean,Elite 具備出更出色的控制力、速度感、和精準度,展現出一個細節更加豐富且條理分明的聲線,同時呈現出一種舒展、優雅的態勢,一切都是那麼均衡、順耳、且『游刃有餘』,這樣的表現只有在少數最頂尖的旗艦級產品中才能體驗到,而且不只是主觀體驗,科學測量也印證 Elite 擁有頂尖的水準,一般音樂動態範圍大抵上落在 70dB 左右,所以目前認為總諧波失真小於0.03 %(-70dB)時,人耳幾乎無法察覺任何失真的存在,當然不同測量儀器和環境會有些差異,不過由 Head-Fi 大神 jude 所分享的測量數據來看,Elite 全頻段總諧波失真大多能穩定控制在 0.03% 以下,這樣出色的表現即便在旗艦層級也是相當少見,反映在聽感上就是所謂的「通透」,不是藉由調高高頻占比所帶來的明亮感,而是真正乾淨無垢並最大程度還原細節的能力。

▼ Meze Audio Elite 兩種耳罩的總諧波失真量測結果。
圖檔
Credit:Head-Fi jude。

上一代 Empyrean 已經擁有比 HD 800S 還出色的全頻段 0.1% 以下的低失真表現,而 Elite 搭載的新款發聲單體 MZ3SE 除了將失真率從 0.1% 更進一步下降至 0.03% 外,又再大幅改善瞬態的後延,也就是聲音收束部分的表現,藉由減輕三分之一振膜重量,Meze Audio 顯著的提升 Elite 的瞬態表現,更重要的是解決 Empyrean(和多數平面振膜單體共通的)高頻低段音壓不足問題,將 Empyrean 那層朦朧感移除後,展現出 Isodynamic Hybrid Array driver 清透和均衡的一面,相比之下自然就顯得 Elite 比 Empyrean 更加迅捷、更加乾淨,這些都顯現出技術上的改良能夠帶來更好的音質表現。

▼ Meze Audio Empyrean 和 Elite 的脈衝響應測量結果。
圖檔
Credit:Head-Fi jude。


這裡本熊將分各頻段來論述 Elite 的聲音表現,同樣要再次強調,這個層級的產品大多已經沒有明顯缺點,這邊的比較更多是相較之下的差異,而且更偏重聲音風格上的不同,而非音質的高低落差。


低頻

Elite 的低頻區段和其他 Meze Audio 產品一樣擁有優異的衝擊力和飽滿度,不過在 Elite 上能夠輕易地感受出更佳的控制力,這帶來非常優異的低頻清晰度和質感,尤其當使用全新的ALCANTARA®+真皮混合型耳罩時,低音總是在需要的時候出現在正確地方,同時具備良好的衝擊力,一路下潛到極深層的境界,胸口彷彿能夠感受到低音的震動,不過這並不是說 Elite 是一支低音怪獸,事實上只論量感在部分搭配下可能還稍微偏少一些,這撼動感是由紮實的形體所帶來,考量到這是一支開放式耳機,Elite 卻具備幾乎接近封閉式耳機的低音衝擊力,但又擁有開放式耳機的開闊自然感受,這大概就是平面振膜單體所具備的優勢,而 Elite 則是將其發揮的淋漓盡致;當使用 ALCANTARA® 耳罩時,Elite 的低音會比較鬆散、量感更少一些,下潛度也受到不少影響,這樣的低音不能說表現不好,不過和混合耳罩相比明顯無法發揮 Elite 的優勢。

相較於 Empyrean(真皮耳罩),Elite 在低頻區段最大的改動應該是改善低頻高段毛茸茸的感受,Empyrean 在低頻高段稍微有一些提升,進入中低頻後下降的又不夠迅速,所以導致中低頻區段有一些沙沙的感受,Elite 很成功的改善這個問題,使得低頻變得更加清晰、乾淨,並保留 Empyrean 其他優異的部分;至於跟其他對比的動圈耳機相,平面振膜單體的無論是在清晰度、控制力、下潛能力、和紋理表達都處於更高的層級,不過這原本就是平面振膜單體的優勢所在。


中頻

相較於太過溫潤的 Empyrean或是太過注重細節的 HD 800,Elite 中頻最令人滿意的地方是在大量細節的監聽風格下,兼顧溫和柔順的音樂性,音樂性和音響性的拿捏一直是個難題,Elite 在這方面的權衡令人滿意;除此之外 Elite 解決 Empyrean 低頻稍微掩蓋中頻的問題,讓 Isodynamic Hybrid Array driver 的中頻細節完整地被展現出來,溫潤飽滿下的細節表現只以些微差距落後給為了解析力拉到有點毛刺的 HD 800。

Elite 的中頻和低頻銜接相當滑順,聲音形體也沒有出現任何斷層,人聲稍微向前和樂器拉開一小段距離,展現出即便在開放式耳機中也令人稱羨的縱深空間定位,同時可以感受到飽滿紮實的形體和極致豐富的細節,並在如此大量的細節之下,又不會讓人感到任何侵略性,Elite 很巧妙維持住音樂該具備的柔順感,也是難得有耳機讓本熊覺得聽到更多細節,但卻又沒被大量資訊淹沒的疲累感,這種無時無刻的輕鬆自然感,讓聆聽 Elite 成為一件愉悅的事情,能在檢視難以察覺的細節同時,又放鬆地享受音樂帶來的美好。


高頻

Elite 的高頻延續中頻柔順、耐聽的風格,但在這樣的風格之下,Elite 卻又具備其他同類型風格產品所卻乏的透明感和層次感,解析力和空間感在這類偏柔順的耳機中處於頂尖的層級,能夠表現出豐富的微細節和清晰度,但如果花時間仔細聆聽就會發現 Elite 的高音都帶有一絲微光,這部分本熊在耳機祭時並沒有察覺,所以說安靜的環境和長時間體驗還是相當重要,這光亮感並不是常見的拉高 7~10KHz 所帶來的,因為 Elite 並不具備拉高這頻段時產生的急促感,由頻譜可以發現 Elite 在超過 10kHz 後有明顯的增強,透明感應該就是由該區域增強所帶來的,這可以說是一把雙面刃,使用得當的話能夠增加聲音的層次感、空間感和聲音豐富程度,但使用不當的話就會產生飄忽不定的感受,Meze Audio 應該是考量過才增強極高頻區域(當然也要單體夠優異),因為 Elite 本身具備較為柔順的聲線,能夠承受一定程度的調整,不過確實還是產生了一絲詭譎的輝度,特別是在一些撥弦樂器尾韻上能夠察覺,那種特殊的清透感,像是正在觀看透明水晶反光的感覺,好在以上調整相當難以察覺,反倒為 Elite 在柔順風格下帶來豐富的細節和空間感,就結果而言 Elite 是使用得當的例子。

相較於 Empyrean,Elite 的高頻打磨掉 Empyrean 的粗糙感,並且將中高頻部分的不足之處抬升上來,這使得 Elite 變得更為明亮卻又更加乾淨和滑順,應該和採用質量更輕盈的 RINARO PARUS® 振膜有關;相較於高頻明亮到出現銳利感的 HD 800,Elite 則是表現出比較溫柔且均衡的一面,雖然在解析力部分稍微落後,不過 Elite 的舒張自然感就不是 HD 800 所能比擬。


解析力&結像

Elite 擁有非常出色的低頻和中頻解析力,雖然中高頻和高頻區段還無法和以解析力著稱的 HD 800 等相比,不過在偏溫和柔順的耳機類型中,Elite 的解析能力算是名列前茅,同時也大幅超越上一代 Empyrean;結像部分 Elite 有著非常立體且飽滿鮮明的形體,聲音邊緣也相當清晰、乾淨,雖然左右音場的寬度不是最頂尖的,但在音場的縱深表現則非常優異,讓樂器都能妥當安置在舞台上適當的位置,而不是只有平面的左右展開,建構出比同級耳機來得出色的立體聲場,令人印象深刻。



寫在最後

Meze Audio 將 Elite和 Empyrean 的聲音風格做出明顯區隔,這也可以解釋為何 Meze Audio 還是繼續保留 Empyrean,而非直接取代,不過在工業設計和做工品質部分,Elite 和 Empyrean 則是沒有太大區別,簡單說,如果您喜歡 Empyrean 高雅的設計,但對其聲音有一絲遺憾的話,Elite 就是 Meze Audio 所提供的另一個更加清晰、更富細節、且更加均衡的版本,並且聲音表現也穩穩地座落於旗艦級產品的頂端區塊。

Empyrean 在外觀和機構上打下了基礎,而 Elite 則是在其上進行音質表現的優化,但兩者有著 1000 美元的鴻溝,Elite 的表現到底值不值得消費者將目光由 Empyrean 轉移到她身上?自然還是看每個人感受決定;本熊自己呢?毫無疑問的是更喜愛 Elite 的聲音風格,均衡、乾淨且富細節的聲音,加上令人信服的音場表現,讓本熊忍不住給予極高的讚賞,如果您有充沛的預算,同時對耳機從設計到聲音都要求都非常高的話,Meze Audio Elite 絕對是一款不容錯過的產品;但如果您根本熊一樣,家中財務大臣不肯通過這筆預算,那花點時間到耳機店跟燒友們談天交流,並且順道試聽 Meze Audio Elite,相信多數人也能和本熊一樣夠輕易達成,有空時不妨去體驗一下 Elite 帶來的旗艦期極致體驗,強烈推薦!








技術規格

◆耳機類型:罩耳開放式
◆單元:Rinaro Isodynamic Hybrid Array(MZ3SE)
◆頻率響應:3Hz 至 112kHz
◆靈敏度:101dB/mW
◆阻抗:32Ω
◆總諧波失真:<0.05%
◆線材:4pin Mini XLR 換線介面,可選擇 3.5mm、6.3mm 或 4pin XLR
◆重量:430g







相關文章

【北極熊開箱】魚與熊掌兼得?- Sennheiser HD 700 評測
https://yazilightar.pixnet.net/blog/post/205440352

【北極熊開箱】昔日榮耀的復甦 - McIntosh MHP1000
https://yazilightar.pixnet.net/blog/post/208766176

【心得】超容易!一次搞懂耳機類別
http://yazilightar.pixnet.net/blog/post/197981514

【心得】如何 Burn In/Run In 耳機?讓新耳機進入最佳狀態
http://yazilightar.pixnet.net/blog/post/196880010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SONY MDR-Z7 & Audio-Technica AD2000X

部落格:http://yazilightar.pixnet.net/blog
頭像
Yazi
SR225
SR225
 
文章: 644
註冊時間: 週一 5月 30, 2011 6:53 pm

回到 新耳機系統討論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1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