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li 寫:請問大大,這個情況用foobar2000也是一樣嗎?
輸出都要改成32bit?
我不是大大 ^^;
是的,foobar2000 的情況是一樣的。
訊號一進 DSP 就被改變了,這個改變後的結果是以 32bit or 64bit 記錄儲存的,如果輸出時直接砍成 16bit 輸出,就會產生 distortion/quantization error,而且也無法保持最精確的運算結果,達到最佳的狀態。
所以只要音效卡有支援 32bit 的資料通道,音效晶片內部支援 32bit 以上的 data path,那麼直接輸出 32bit 給音效卡,會得到最好的結果。
而且高階錄音卡或者外接的 DAC 通常支援 24bit,所以前端能保留 24bit 或者 24bit 以上的資料就盡量保留,不要丟掉。
如果一定要用 16bit 輸出,記得要打開 foobar2000 的 dither 功能,可以保留少部份的原始 32bit 資訊,以及減少關連性的 distortion。
就連使用軟體音量控制,同樣也是 DSP 的一種,以 32bit 輸出結果同樣會比較好。
除了 DSP 以外,如果你播放的是 MP3 之類的有失真壓縮的檔案,解出來的資料和原始資料是不一樣的,這個解碼過程的運算在 foobar2000 也是 32bit or 64bit,解出來的資料是以 32bit/64bit 記錄的,和原始 CD 16bit 的狀態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所以它的最佳輸出狀態,也是直接以 32bit 輸出是最好的。
還有一點忘了提,SRC 會產生 clipping,尤其是播放近十多年來的流行音樂,原始音量就很大,經 SRC 後更容易發生 clipping。
所以原始 SSRC 程式有 2-pass 模式,可以偵測 clipping,如果很不幸的發生 clipping,第二次 pass 的時候可以降低適當的音量輸出。
但是即時的 SRC 就沒有這種能力,所以如果發生 clipping,錄音卡的音量表會亮紅燈,這時就要用 foobar2000 軟體的音量控制手動降低音量才可以。
所以動到 DSP 的訣竅只有兩個:
1. 越高位元輸出越好
2. 注意 clipping,必要時須降低音量
shimmer 寫:foobar 有 32 Bit 輸出, 我想 RME 應該也有支援
可是目前用這樣的設定卻發不出聲音
調回 16 Bit 就沒問題了,不知道是啥原因
可能是因為您用 SPDIF 數位輸出,SPDIF 輸出通常只支援到 20bit,而 9632 不會自動把進來的 32bit 資料自動轉成 20bit 給 SPDIF,所以只有當使用 16bit 時才有聲音(傳 16bit 時 SPDIF 會自動填補 0 變成 20bit)。
如果您的 DAC 支援 AES/EBU 輸入,改成 AES/EBU 就可以傳 24bit 的資料,foobar2000 改成 24bit 輸出,這樣應該會有聲音。
傳 24bit 的時候不用開 dither,但是傳 16bit 的時候,開 dither 的效果會比較好,雖然 foobar2000 用的 dither 演算法不是最好的(最好的軟體 dither 是 MBIT+), 但是還是有幫助。
另一個很確定的是
用 foobar 明顯比 winamp 好聲
跟我以前用 0.8 版的經驗不同
看起來 foobar 真的有進步
我也覺得很奇怪,0.9 版的音質真的比 0.8 好,光是那個軟體音量控制,0.8 一調就衰聲,0.9 就好很多,不知道為什麼聲音會差那麼大,雖然以我的認知覺得不應該會有這樣的差異,但是聽起來就有這樣的差異,確實是很莫名其妙
我也覺得新版的音質進步很多,所以雖然 0.9 在使用上多了許多限制有些不方便,還是只好乖乖用 0.9 版